心理篇
家长不仅得做家务,还得陪同孩子学习。最让人焦头烂额的莫过于看孩子做作业。看着在家做作业的孩子,一会去趟卫生间,一会吃点水果,一会儿走个神……总之,磨磨蹭蹭不完成作业,好不容易完成了,字儿写得不堪入目。真的是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
孩子爱玩是天性,在掌握了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做好时间管理不仅能让孩子劳逸结合,还能让家长轻松带娃。
家长在初期教育孩子的时候,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的,不要吝啬给予孩子的时间。家长需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做法才能安心地放手。
家长对孩子认知的盲区
①孩子一教就会,会了就不该再出错
②孩子应该知道正确的做法,不需要教
③孩子应该长期坚持良好习惯
①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无意识记忆占主导地位,主要靠机械识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巩固落实,否则孩子是会遗忘的。
②家长对孩子的过高期盼误导家长:孩子毕竟是孩子,无论多么懂事,他(她)也只是个孩子。孩子是需要耐心教导的,需要谆谆善诱的。
③孩子良好习惯的坚持离不开家长的耐心提醒。
方法篇
家长端正好自己的心态后,还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们的说话声音、玩手机的声音和状态最好都不要在孩子面前展现。如同看见美食一样,成年人看见美食也会流口水,更别说孩子了。尽量给孩子学习创造一个独立的空间。
幼儿期孩子通常是没有作业的。家长可以在此阶段自行布置作业,这个阶段家长必须陪在孩子身边(家长自身不能玩手机,可以给孩子拍视频鼓励孩子)。在此阶段,只需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专注意识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孩子作业的正确率。
培养孩子好习惯:坐姿坐态,握笔姿势,弯腰驼背最容易被忽视,家长们一定要重视。
培养孩子学习的专注力:陪孩子一起看图画书,给孩子讲故事,一起做游戏,培养孩子专注做事的习惯。
小学阶段是为孩子整个学习生涯打基础的阶段,同时小学阶段的学习也是让家长最头疼的:抓得紧一点吧,怕累着孩子,更怕孩子在压力之下失去学习兴趣;追求快乐教育吧,还有点没底气,怕孩子瞎玩好几年最后一无所获……
小学阶段毋庸置疑是孩子家长需要重视的,但重视并不意味着逼孩子死学。要抓哪些方面?如何把握好度?怎样抓才能既学到东西又不至于压力太大?
一二年级的孩子,才告别幼儿园轻松的课程不久,心智不太成熟,很多孩子甚至不知道“学习”到底是咋回事,很多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很依赖,比如记作业、检查错别字等。
父母在一二年级的时候给孩子灌输的学习观念、培养学习习惯等,是孩子一生中对学习的“第一印象”,会深刻地影响孩子整个学习生涯。
一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