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很重要
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像一块试金石,试出了孩子的学习能力,也试出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用心与否。毋庸置疑,那些在学习中自律的孩子会骄傲地胜出。我们遗憾地看到,那些不自律的孩子家里,家长天天着急,甚至出现家长近乎崩溃的现象,即使这样第二天又继续重播相同的戏码。他们中间既有小学生,也有初中生,甚至还有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小学生家长打骂或许当时会见效,初中生家长或许会思虑再三才发脾气,高三学生的许多家长或许已经能够忍得住脾气或者是没脾气了。有的家长说:“不提学习,母慈子孝;一提学习鸡飞狗跳。”前些天一个中学生玩手机在家长训斥后跳楼自杀的事件,更是让我们唏嘘不止。
我认为这是由于孩子学习能力不足引起的,家长应该反省并及时纠正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现的偏差,把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当作做父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重视。
孩子的学习能力应该早期培养。
王小明编著的《学习心理学》认为,基本学习能力有学习专注力、学习成就感、自信心、思维灵活度、独立性和反思力六大指标。
布卢姆在他的《人类性格的稳定和变化》中研究证明,在生命的前四年中,儿童发展出大约50%的学习能力,在8岁前,又会发展出另外的30%,最后20%在17岁前完成。这就是说孩子上小学以前家长应该认真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乔伊·罗斯在《作为老师的密苏里父母计划》里说:“掉队的学生并非在十六岁才掉队的,他们六岁时就掉队了,如此十年,离校时已经成人了。”可见,儿童时期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关键期。
学习能力欠缺,影响的确很大。我们知道,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的思维活动最难控制,听课、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是学习的大忌,甚至出现许多孩子假勤奋、假努力、低效学习的现象,使使孩子学习能力缺失的问题变得更隐蔽。有些孩子做任何事都希望有人陪伴,甚至监督,因为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导致学习成绩差,家长为此苦恼不已。上课随意说话、做小动作,课后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屡屡考试失利后,孩子自己都会认为自己学不会,家长也只是认为孩子天赋不够好,却也很少思考孩子学习能力的问题。幼儿园、小学课堂上的知识容量并不大,有时孩子突击几天还能赶上来,显示不出学习能力的重要作用,因而家长忽视了这项重要工作。当孩子长大一些,尤其是进入中学后,有些孩子的学习明显跟不上。许多家长认为是孩子小学时基础知识没有学好,岂不知是因为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够好。
孩子上中学时,家长忽然发现学习能力差,才开始重视培养孩子学习能力是晚了些。因为到了中学需要学习的科目增多,知识难度加大,而老师却不能因为个别同学而影响教学计划,他的学习就容易跟不上,这也会让他自信心不足。尤其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个子长高,他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听话,不想完全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做,培养教育他的难度相应增大。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每个人都应该具备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如果早期不重视培养,当孩子成年后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迷茫时家长懊悔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无论次从哪个角度讲,都应该越早越好。
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建议
我国历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从“师徒如父子”这句俗语可见一斑。曾子杀猪、孟母择邻无不体现了家庭重视孩子教育,岳母刺字更是家庭教育的美谈。在一些大家族还有家训,如《颜氏家训》《钱氏家训》《朱子家训》等,也都说明我国重视家庭教育由来已久。只是这些大都是重视在人生方向上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而没有观照孩子成长需要的重要能力——学习能力。现在许多国家都有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资料,我国也有许多类似的著作,有一部分父母学习了相关知识,用以指导自己培养教育子女。但是仍有许多父母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甚至没有。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很有蛊惑性的话,激励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特长班,小小的孩子学画画、学跳舞、学乐器、学外语、学口心算……大人忙,孩子更忙。他们很重视孩子学习知识和才艺,却很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