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我发现娃的一年级生涯已经过半了。
马上一年级上学期就结束了,作为一个新一年级的妈妈,这半年我真的经历了很多,
我把自己的这段心路历程分为了三个时期,大家跟着我一起来看下。
盲目乐观时期:
我家是新一年级,学前没有上过幼小衔接,但是孩子也不是零基础,在家里阅读识字、数学思维训练以及简单计算,我都带着她学过。
因为没有对比,所以我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其实一直很乐观,也可以说我对自己的鸡娃成果很乐观。(事实上,呵呵,脸都被打烂了。)
一年级开学就喜提网课,因为网课,老师讲课进度比较缓慢,所以最开始我并没有感觉到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距。
而且我一直觉得小学低年级学习习惯更重要,学习内容只要稍微努力,孩子肯定就能学会。
事实证明,我的前半句话是对的,后半句并不完全对。
心情滑铁卢时期:
网课结束,娃开始线下课,与此同时,语文进行到了拼音阶段,数学老师的讲课进度也加快了很多。
虽然响应双减,老师们都没有布置太多书面作业,但事实上孩子要完全熟练掌握课本内容,都需要课下花费足够的时间去练习。
对我们成年人来说,一年级的课本内容很简单,似乎随便学学就能学会,但对六七岁的孩子而言,这些内容还真不是上课一听,就能学会,他们要在课下多次练习,才能更加熟练掌握。就比如数学里最简单的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你能保证孩子最开始就速度很快、正确率很高吗?
会做和熟练应用其实还有一段距离,只是有时候家长意识不到。
我娃学拼音时就是如此,我自认为我已经教过她拼音,也带她学过,简单拼写也练习过,之前做过的这些努力足够应付一个月的拼音学习,但真正的拼音学习狠狠打了我的脸。
我娃从学习生母开始就手忙脚乱,拼写一塌糊涂,声调永远分不清二声四声,拼音默写永远有错误。
我们老师算是比较严格的,每天都会抽查拼音拼读,隔天就会让孩子们默写拼音,完了会把拼读、默写结果发到家长群,让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心里有数。
有了对比,才发现世界有了参差啊!
在其他孩子做得越来越好的对比下,我心态真的渐渐崩了。
咱们别说什么孩子的学习生涯还很长远,现在只是一时得失,别太计较之类的话,我觉得大多数家长面对班上其他孩子都默写全对、拼写顺溜或者成绩满分,而自己孩子却次次有错误、次次倒数时,心态都不会特别四平八稳吧?
我怀疑自己不行,觉得自己之前花费时间精力鸡娃的成果都白费了。
我怀疑孩子,觉得这孩子智商是不是有点低。
除了怀疑,我还后悔,后悔没让娃上幼小衔接,后悔自己在幼儿园时期对娃太宽松。
总之,焦虑、狂躁、恐慌、后悔,什么样的心情都有。
重整旗鼓时期:
但后悔也好,遗憾也好,咱们当父母的,还是要先立起来,才能拉着孩子起来啊。
所以一边心态崩溃,一边重新努力鸡娃。
哪里不会补哪里!!!
拼音默写不会,就每天回家继续默写、抄写。
拼音拼读不会,就早读晚读大声练习拼读。
数学计算不熟练,就加强练习。
英语拼读不熟练,就多花点时间练习读。
小学低年级的课程内容,虽然不是随便学学就能会,但是我觉得这些内容还真的用不上孩子们的智商,不同孩子之所以学习成果有好有坏,其实根本就在于熟练与否。
一遍没学会,那就写两遍,两遍没学会,那就学三遍、五遍。
不怕孩子不聪明,就怕孩子不踏实。
也是带着这样的信念,我开始带着孩子补拼音、补生字、补计算。
事实也证明,你的时间花到那里,那里就能看到成果。
在我带着孩子狂补补一段时间后,老师再进行小测验时,孩子的错误少了很多,甚至还拿了还几次满分。
虽然她依然不是班里最好的,但是孩子自己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当她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被表扬,当她默写全对被表扬,当她拼读全对被表扬时,她的学习动力更足了。
这是个良性循环啊。
总有家长问,孩子学习动力不足怎么办?
如果一直学不会,学习动力怎么可能会足?
充足的学习动力,必然是源于越学越会,越会越学。
我常常用《论语》的一句话告诫我姑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并按时温习,才能真正学会,这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源于学习本身的快乐,远比任何的外在激励,都要对孩子有用。
经历了这三个时期后,我的心态真的平稳了很多,不说大彻大悟,但也悟出了不少。
一、别忽视孩子任何一个学习阶段
孩子的学习固然是长期的过程,父母要把眼光放长远,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对孩子的现阶段学习得过且过。
只有把每一阶段的学习都扎实认真掌握牢固,才能更好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就像登山,你想攀登顶峰,难道不是要始于足下?
因而别觉得小学内容简单,就不重视,只要把简单的都牢固掌握,才能更加扎实地学习初高中的课程,也才不会在初高中被轻易淘汰。
我们常说“三年级现象、六年级现象”,有些孩子最开始表现得特别优秀,但慢慢地越来越落后,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基础不牢固,低年级的课程尚且能靠着小聪明能学会,但是到了高年级,需要稳扎稳打的时候,他们的小聪明就作用不大了,也因此慢慢落后。
二、父母心态起伏很正常,但是要记得终极目标
讲真,很少有父母看着孩子总是倒数的成绩,还能心平气和。
所以大起大落、焦虑暴躁都是正常的。
正常,但是不能成为常态。
作为父母,我们要知道一时的成绩确实代表不了太多,也要这样告诉孩子。
考试考差了,伤心难过、暴躁焦虑可以,但是要记得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把课程内容学好、学好,并举一反三,熟练运用。
时刻记得终极目标,这样就会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
考试考差了,就去查漏补缺。
学会,记牢才是最重要的!
三、一点点去做,比一万个想法重要
在学习上,最忌讳这件事:
行动的矮子,言语的巨人!
计划做得好,但从来不执行。
豪言壮语说得多,但从来不沉下心去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啊,再艰难、再繁重的学习,不也是从翻开第一页书、写下第一个字开始的吗?
我常常告诫我家姑娘,别直瞪着眼睛看,下笔画一画写一写,写5分钟比你看10分钟都有效果。
父母带孩子学习也是这样,也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孩子没有计划,父母就先帮着孩子计划起来,带着孩子执行起来,总是要做起来了,看到效果了,才会有更多的后续。
别光嘴上叨叨孩子“你怎么不学?你怎么不做?”。
总而言之,学习是孩子的事,但也不仅仅是孩子的事。
好的父母,能帮孩子爱上学习。
我是
唯唯豆奶,一年级小学生妈妈,爱阅读,爱童书,分享娃的阅读,学习踩坑经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