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谈儿童思维绘画

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DiSerpieroDaVinci,-)。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首,一位尽人皆知的伟大天才。也被誉为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除了精通绘画,他还擅长雕刻、工程、音乐、数学、生理、物理、地质和天文等学科。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爱因斯坦认为,列奥纳多的研究成果如果在当时就能发表的话,人类的科技至少可以提前30-50年。列奥纳多是画家的代表,也是智慧的化身,他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的智慧不用,就会枯萎。”绘画和智慧之间存在着某种世人未知的关联,这就是我们想要讨论的问题。

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不过百多年的时间,早期大都停留在了审美和绘画技法的研究上。后来研究的领域拓展到了创意和个性上,应该说是一大飞跃,但仍然没有完全抓住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现在,我们认为,通过绘画培养儿童的思维,促进人格的完善才是儿童绘画教学的本质。这就是儿童思维绘画。思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怀特海(—英国教育家、数学家、逻辑学家、过程哲学的创始人)在《教育的目的》中这样叙述:虽然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是智力教育还有另一个要素,模糊却伟大,而且更重要——古人称之为“智慧”。怀特海所说的“智慧”就是思维的能力。儿童思维绘画教学,同以往以临摹为主的技能型教学模式有着天壤之别,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教育本质的认知上。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理念,淘汰简笔画,改变以技术传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儿童思维绘画这个名称在中国还很新,更多的情况下被冠以儿童创意绘画。孔老夫子曾经曰过:“名不正则言不顺”。现在我们认为“创意绘画”这个称呼是不准确的,因为它的重点在强调创意上,而创意体现在“画面”上。创意和画面当然也都重要,画面来自于创意。创意是思维的结果,而不能等同于思维。我们提出来的这些新观念,新理论,面临着实践的检验,一切才刚刚起步,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人类学家长久以来一直在争论,是大脑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还是人类的进步促进了大脑的发展。现在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是二者的共同相互作用,工具制造和语言的发展既是促进人类大脑的发展的动因,也是大脑发展造成结果。宏观的人类发展方面是这样,儿童个体的思维成长也是这样的。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中国当前的教育理念,从幼儿园一路读到大学,甚至研究生,很多时候都强调知识性的学习。这种教育方法盛产没有思想,不会思维,没有创新精神的“产品”。其实,知识性的学习和思维的培养不是对立的,知识性的学习的可以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我们说的思维层面都包括哪些内容呢,找到规律,把握原理,认识本质,调整观念和态度,做到多视角观察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整合团队的方法,思考的方法,意志力等等。需要转变教育观念的岂止是儿童绘画呢,但它可以是起点。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礼记,经解)。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思考这句话,一是童年教育是人生之“始”;二是明白事理之“本”,是做好一切工作之“始”。虽然儿童思维绘画,已经开始起步,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但在相关书籍还寥寥无几。介绍绘画技法的相关书籍有一些,讲解绘画原理论的书有一些,或散见于一些美术教育学相关著作中。寻找通过绘画来培养思维的书(甚至硕士论文),检索结果为零。这种缺少“本”的教学,就是在混沌中摸索。

哪个家长不希望给自己的心肝宝贝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接受到先进的教育。很多父母开始因为孩子“喜欢画画”而带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这种现象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遗憾的是,某些父母(甚至老师)在专业认知上的欠缺,导致他们的选择有待商榷,极端情况下,有时甚至有可能是以“爱”的名义在“害”孩子。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这个老师大多是一个没经过从业培训,无职业资质认定,不能辞职,也没法考核的“职位”。当然这当中有许多无师自通的教育达人,但是更多的家长遵循的是“自然主义教学法”(没有方法的方法)。教育是一门大学问,不过有些时候也有可能以最简单最浅显语言说清楚。所以我们在这里探讨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让更多家长明白,让儿童参与思维绘画的意义,掌握儿童思惟绘画的训练方法。毕竟我们也为人父母,以己度人,不能不做这些有意义的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