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报一些早教班,或者是在幼儿园就学习一年级的知识。
但是,过早的给孩子灌输一些知识,虽然在短时间内,孩子的学习会领先别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养成孩子诸多坏习惯。
不认真听课(因为知识自己之前都学过,不听课也可以吃老底)对学习不用心(因为自己不需要很用心上课,这些知识也都了解)但是,在这样态度下学习,孩子的学习下降,跟不上其实是早晚的事情。
孩子的学习从来都不是一场短跑,所以赢在起跑线上从来都不算真的赢。孩子的学习从来都是一场马拉松,只有始终保持状态,才是真的赢。
所以,比起灌输知识,给孩子掌握受用终生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那么这2项能力,在孩子进入一年级开始系统的学习之前,家长就应该让孩子掌握。
相信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孩子,或者是“别人家的孩子”,从小非常活泼,和小朋友下课、放学都一块玩,好像是“不学无术”,但是一到考试,就会会名列前茅。就是典型的看不着他学习,但是学习特别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其中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专注力。
一、专注力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智商,那么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的一定是专注力强的那个孩子。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专注》一书中是,就表达过这样的一个结论,专注力是比智商更能影响一个人的最终成就。
因为专注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基本条件。如果孩子有专注力差的毛病,那么就会有磨蹭、反应慢、效率低、记不住等问题,那么这些就会影响孩子的高级认知能力,比如解、思维、创造、自我控制等能力。
那么即使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自然也不会好。
那么在6岁之前,孩子正处在儿童脑发育的高速发展期,可塑性是最强的,所以家长要利用好这个阶段,通过一些方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1、激发兴趣,通过新奇的事物引发孩子注意
专注力可以说是一个能力,也可以说是一个习惯。所以说,越早培养,效果越好。
没有孩子不喜欢鲜艳的、新奇的物品。色彩斑斓的玩具、绘本,会跳舞的娃娃,会变身的小汽车,那么孩子被这些色彩鲜艳、有趣好玩的东西吸引了视线之后,发现其中的有趣之处,自然也就愿意沉浸其中。
ps:不包括电视机、手机等电子产品。(因为电子产品是不需要孩子主动专注其中,快速闪过的画面就可以让孩子吸收大量信息,反而会破坏孩子专注力)
2、引导孩子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给孩子规定一个合理的时间,给孩子一定的紧迫感,这样孩子才会能更专注其中。剑桥大学的一个学霸曾经分享过她的学习方法,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在做习题的时候,她会给自己放一个计时器,让自己紧张起来。
3、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活动,从孩子最感兴趣的形式入手
有孩子不喜欢游戏,有趣的游戏可以让孩子专注力高度集中。
前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幼儿在游戏和单纯完成任务两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下,观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实验结果发现:
在单纯完成任务的形式下,4岁幼儿只能坚持17分钟,在游戏中4岁幼儿可以持续进行22分钟。
实验结果表明,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其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会更强。
二、空间思维
空间思维强到底有什么好处?
曾经有这样一个回答说:
我做数学立体几何题,一看到图就可以在脑海里面组装出来,或者想象成一张纸在脑海里各种翻转,折叠。有时候都不需要计算,读完题目,在脑海里直接看到结论。
还有人说:
我头脑里有一个随自己拨动的地球仪,可以各种旋转,学地理好像根本没浪费什么精力和智力。
而且像是孩子在背诵记忆是什么东西的时候,例如古诗,空间思维弱的孩子在背诵的时候感受到的就只是纸张上的文字;而空间思维强的孩子在背诵的时候就会想象出一个场景,有落花柳树、小桥流水,自然记忆就会更是深刻一些。
推荐一套帮助孩子提升空间思维的游戏书、《2-6岁幼儿空间想象力训练游戏书》,通过鲜艳的图案场景,激发孩子玩的兴趣。
游戏多种多样,面包人、小蜗牛、花手绢等都充满了童趣。同时作答的方式也符合孩子的年龄方式,像是一些连线、图画、涂色等。
2-6岁幼儿空间想象力训练游戏书4册潜能开发亲子故事书精选¥47.8¥48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