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孩子阳光一点好,外向一点好,如果能够跟别人能说会道的话,自己的脸上好像也很有面子。所以他们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变成一个外向的小孩子。
但是外向真的一定好吗?央视放了一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叫做《零零后》,他的追踪长达12年,调查对象是北京师范大学旁边的一所幼儿园小朋友。
通过12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其实内向的孩子有自己的世界,并不一定非要要求宝宝变成一个外向的宝宝,内向本身是一个中性词,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也就是说,这绝对不是一种性格缺陷,既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小朋友,就有存在的合理性。
孩子一定要变外向吗?央视一部12年纪录片告诉家长们,并不需要。
为什么这样说呢?
1、一个人的世界也可以很精彩
在纪录片里面我们看到一个宝宝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喜欢一个人。是呀,一个孩子的行为习惯不一定要和别的小朋友都一样,也许有的小朋友喜欢疯疯闹闹,喜欢一群人围在一块说话。
但是有的小朋友他就喜欢安静喜欢自己一个人,就像这个世界上,有需要外向开朗的主持人,同时也需要安静内敛的作家一样。每一个小孩子的性格不同,长大以后适应的职业也不同。
而且他们的世界也很精彩,他们可以一个人看书,一个人画画,可以一个人荡秋千,一个人望着窗外的小鸟发呆,也可以一个人让自己活得很快乐。有的家长可能发现自己的孩子是一个人,就觉得他是被孤立的,其实并不是。
这是他喜欢的生活方式,就不要强迫他去接受那些家长以为的孩子应该有的生活方式。
纪录片里面我们还看到一群小朋友正在玩角色扮演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挤了进去,可是很快他退出来了。有的人会觉得这是不合群,但事实上,记者去问他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我不想玩儿,我想一个人。那么跟随自己的本心也并没有什么错,一个小孩子而已,不一定要非得合群才是最好的,只要自己活得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2、内向的宝宝有自己的成长规律
我们的视频里还看到了另一个13岁小少女,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她表示,这个世界上其实有两种群体,一种是强势群的一种弱势群体,而她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所以,如果她强行去合群去和大家一起玩的话,总觉得自己总是被动带着玩儿,不是一种主动热情地想去玩。这是她所不想接受的,所以她就喜欢独处。
但是这样的孩子,并非异类。她能够进行反思,并且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是不合适自己的。
能够有这样的判断,便是一个冷静又理智的小朋友,所以说,小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思想的,他们的成长过程也有自己的规律。外向的小朋友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内向的小朋友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大人们不需要过于苛求。
3、内向的人更容易安静思考
一般来说外向的小朋友,总是喜欢与人打交道。所以让他待在房间里面静静的思考的话,可以说是不太现实的。而
内向的小朋友呢,平时就喜欢自己一个人独闯世界,所以,他们的思维是比较理智的,每天的生活都是那么安静惬意。所以当他们面对一些需要冷静思考,需要理性思维的事物时,往往会比外向的小朋友更加有优势一些。
比如,在奥数竞赛中,在写作中,往往内向的小朋友,反而能够给人更加意外的表现。
总结:
就像这个世界上的花儿,不总是一个颜色,小朋友也不可能总是一种性格,总是外向的。内向的小朋友他也有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内向并不代表孤僻,也不代表封闭自己,他们只是想要安静的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
所以做家长的,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内向就觉得孩子以后肯定没有变,优秀的可能这是错误的。只要能够找到自己适合的职业,适合的生活方式,朝着适合自己的方向去努力,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变得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