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堂姐家玩,发现她正教二宝认字。我有些吃惊,她以前不是不赞同给孩子提前学的吗,怎么这会儿却亲自上阵教起来了?
堂姐叹了口气,告诉我说:
“就是因为以前觉得,孩子学龄前就该痛快玩,不要教任何东西,这样进入小学才会后劲十足。
可是你看看大宝,班里孩子拼音都学完了,他对着b、p、f抠手指。自主阅读就更别提了,做作业还得我在旁边帮他读题。别的孩子都知道算算数,他只会喊‘妈妈’。
你说,我还敢让二宝也这样吗?”
堂姐的话,我很是认可。
我看过一位资深小学校长的采访,她就特别强调,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需要做一定的衔接,并且要持续到整个小学一年级。
01没有幼小衔接的孩子,会怎样?
我在网上看到有妈妈吐槽说,自家孩子高高兴兴去上学,没想到,学了几天,孩子就愁眉苦脸了。因为识字少,课本上讲的啥他基本一脸懵,眼睁睁看着别人又是读又是说,心里很不是滋味。
还有的妈妈说,自家女儿回来问,妈妈,为什么别人都会,就自己跟个笨蛋一样,什么都不懂?
还有些父母诉苦,就算自己加班加点教,每天熬到10点多,孩子依然跟不上节奏。
我们总说,“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先入为主,长期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
而小学一年级,其实就是孩子对学习的“第一印象”。
跟不上节奏还是其次,如果孩子刚上学就倍受打击,觉得学习太难、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自卑、畏惧和厌学心理,这才最要命啊!
而我们父母,之后又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帮孩子改变这样的印象呢?真的又难又累!
所以,若孩子还在幼儿园或者小学一年级阶段,知识衔接这块,我们真的不能大意。
02注意这3个细节
其实之前我的想法也是,女儿在学龄前,开开心心玩就好,学东西真的不用急。后来看了不少育儿书,才发现,这种想法是有多错误。
尤其看孩子的敏感期,才知道,如果我们不在敏感期内,教孩子相应的知识,才是大大浪费了他的天赋!
①识字
我们可以去看看一年级孩子的作业或试卷,主要考察的,就是识字量。
《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提到,孩子在5岁左右,会进入阅读敏感期。
这一阶段的孩子,即便我们不教,他们也会表现出对文字的极大兴趣。如果我们能把握好这一时期,孩子在进入小学时,认识个左右的汉字都不成问题!
有识字基础,那么学好语文,或者数学读题,都难度不大。
②算数
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在4-6岁。
比如孩子会指着书上的一堆苹果,认真地数,1,2,3......
这就是孩子对数开始感兴趣的表现。我们可以先教孩子认识这些数字,再帮他学会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是循序渐进地学简单的加减法。
孩子对数学有个基础的了解,他进入小学后,才能快速进入状态。
③写字
还有一个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是写字。
蒙特梭利认为,孩子在4-6岁期间,还会发展出写字敏感期。他们会把自己的名字及认识的字写出来,或者喜欢涂涂画画。
这能锻炼手部力量,为之后的控笔打好基础。
很多学龄前没有写过字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就会特别慢。同样的作业,别人可能10分钟能写完,但他磨磨蹭蹭要半小时。
而且,他们会因手部力量不够,经常写一会就需要停下来。这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且学习效率不高,还打击书写的热情。
4-6岁,其实也是幼儿园中班、大班阶段,非常关键。孩子若能注意以上3个细节,那上小学后成绩会更优秀。
03如何幼小衔接?
孩子在4-6岁,大脑逻辑思维能得到快速发育。这时候,他完全有能力阅读、书写和做简单的计算。
我们若能使用正确的方法引导,那孩子进入小学后,就会有掌控感,这种掌控感,会让他对学习充满信心。
我问过不少“过来人”,他们都说,有条件的,可以报个好的幼小衔接班。但如果家长有时间,完全可以自己在家给孩子做训练。他们强烈安利一套《多元智能幼小衔接》。
身边不少妈妈都是带娃做这套练习,她们说,孩子上学后,学得很轻松,衔接自如,也让她们放心不少。
这套幼小衔接书一共12册,适合幼儿园中班、大班甚至一年级的孩子。
它分为6大主题:数学操作、语言表达、艺术创造、汉字等基础知识,还有大量的有趣的习题,供孩子开动脑筋、发散思维。
比如数学,它先通过练笔的方法,让孩子通过眼睛看和手的肌肉记忆,认识1-10的数字。接着再用一些小图形让孩子做比较,哪个多,哪个少?
有这样一个认识数、识数大小的基础,再让孩子通过图形来做加减、找规律。以“较小数字的运算”到“生活中的数字”这样一个顺序,让孩子通过书本结合实际来思考、熟悉数学。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的数感一下就培养出来了。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也更适合幼儿园的孩子。
又比如汉字这个主题,是从“汉字的常见结构”到“汉字常用偏旁部首”,有节奏、有规律、由易到难地,帮助孩子从整体到细节来掌握汉字。
更重要的是,孩子还能通过笔画练习来学会控笔,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孩子将来写字,才不会慢吞吞。
这套幼小衔接书,主打的还是“练”。它并不是简单地让孩子刷题,而是通过游戏的方法,引导孩子思考,激发他的逻辑思维和提高记忆力。
很多家长做幼小衔接,是填鸭式地将知识“灌”给孩子,然后让他记住。
殊不知,幼儿阶段的孩子,是形象记忆为主。他对于具体的东西,比较难记忆。但对于形象的游戏和玩耍,他却能记得牢固。
所以,越是趣味性高的幼小衔接,孩子会学得越好。
这套《多元智能幼小衔接》,每一本都是以有趣的图案、简单的故事及小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边玩边学,边学边提高自信。
孩子太小,我不建议过早学。到了中班、大班,也就是4-6岁左右,家长就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入门了。甚至有些跟不上课的一年级孩子,也可以做一做多元智能幼小衔接练习。
孩子学扎实了,他才能以自信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去投入学习中。我们家长,才能省心啊~
多元智能幼小衔接入学准备全12册4-6岁儿童学前教育精选月销量¥4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我是佑子爸,家有“小魔王”,我陪她一起成长,喜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