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惊悚、犯罪题材的电影,那么一定不能错过这部《伊甸湖》。
除了一般惊悚电影里都有的暴力和血腥场面造成的直接视觉冲击,这部影片更多了一种令人焦灼不安的绝望。
女主角珍妮是一个幼儿园老师,男友史蒂夫趁着周末带她去伊甸湖边露营,并打算在这浪漫的氛围中向她求婚。岂料这美丽的伊甸湖边埋藏着罪恶的种子,两个人驶向的不是另一段美好生活的开始,而是生命的惨烈落幕。
影片开头在二人开车去湖边的路上,奠定的基调就很令人不安:沉郁的配乐,广播中父母和学校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互相推诿责任,停车之时被人粗暴的插队,旅馆掌掴孩子、面目凶狠的母亲,隔壁房间的夫妻争吵,一切都似乎预示着这个小镇的不同寻常。
二人刚到湖边不久,就遇上了一群顽劣的孩子在霸凌另一个男孩,踩死小动物,种种行为令人反感。二人不想惹事,却依然不可避免地跟这群孩子发生了摩擦。从一开始的口角,到熊孩子们偷走二人的车钥匙和行李包,矛盾逐渐升级。在史蒂夫上前讨要自己的物品时,双方产生了肢体冲突,史蒂夫无意间刺死了为头的孩子布莱特的狗。狗的死彻底激发了布莱特的凶性,在他的主导下,一场孩子对于大人的追杀围剿开始了。
抛开影片让女主角在其他人都是长衣长裤配外套的时候穿一条单薄低胸连衣裙在树林里逃命弄得满身泥污一身恶臭的恶趣味,和踩到尖锐物体受伤之类的老梗,整部影片紧张、压抑、残酷的气氛还是营造的很到位。前期铺垫足够耐心,牢牢吊住观众的胃口;在生死冲突正式爆发之后,一波三折的反转又令人焦虑非常。即便我已经知道结局,依然看得焦心不已。女主角从一开始的温柔楚楚,到目睹男友被折磨虐待之后逐渐黑化,眼神里透出了狠劲,让人以为她终于要开始反杀。她也的确反杀了,然而就是她反杀的这个过程,情节安排令人寻味。
第一个死去的孩子,是她和男友刚来到湖边时遇到的男孩亚当。这个亚当本来也是被布莱特一伙欺压的一个,所以当他出现在受伤的珍妮眼前,珍妮本能认为他会站在自己这边,于是向他求助。然而亚当长期被布莱特一伙欺压,完全生不起反抗之心,他没有选择冒险救珍妮,而是撒谎将珍妮带到了布莱特一伙面前。当珍妮挣脱被火烧断的绳索再次逃跑,疯狂的布莱特叫喊着逼珍妮回来,否则就烧死亚当。在亚当呼救和惨叫中,珍妮没有回去,只是停下来,眼睁睁看着男孩被烧,崩溃地转头呕吐,之后站起来继续逃跑。亚当出卖了珍妮,珍妮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也放弃了亚当,逻辑完全没有问题。可是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仍然心情复杂,因为珍妮本来是个对孩子那么温柔的幼儿园老师啊。
第二个死去的孩子,是在这场围剿中唯一对珍妮释放过善意的男孩库珀。虽然他也被布莱特按着头刺了史蒂夫一刀,但他的心底对这种行为终归是抗拒、害怕的,也许还残存着几丝善良,不然他也不会看到珍妮狼狈的样子之后试图为她提供一点帮助。可这时候的珍妮,刚刚再次逃脱布莱特的追捕,从污臭不堪的垃圾箱里面爬出来,正是惊魂未定又满腔愤怒的时候,从镜子里看到这个男孩出现在自己身后,第一反应是转身就刺死了库珀。复仇的快感和杀人的恐惧让她的情绪几近扭曲,她抱着男孩正在死去的身体哭得手足无措,既后悔又害怕,却束手无策。
第三个死去的孩子,是孩子团伙中唯一的一个女孩佩吉。她外表看上去凶狠,骂人也很厉害,但在行凶过程中充当的始终是录视频的角色,并没有直接动手。晚上发现了库珀的尸体之后,团队里另一个较弱的男孩因为害怕想要退出而被布莱特狂揍,佩吉被吓跑,正好遇上抢了其中一个男孩哥哥的车逃跑的珍妮,没有犹豫,珍妮选择一脚油门撞上女孩。
珍妮终于开着车冲出了树林,眼看着就能逃进城求助,却在半路被一辆车无意中撞进了镇上一户人家。如果珍妮此时不是极度恐惧、体力透支、意识模糊,一定能够发现,被她视为救星的那栋温暖明亮、热热闹闹开着party的房子,正是男孩布莱特的家。
毫无疑问,布莱特的爸爸在听到赶回来的布莱特的话之后,选择了杀珍妮灭口。被大人们赶上楼的布莱特,讽刺地看着珍妮被大人们拖进浴室,听着珍妮的惨叫,回了到卧室。他站在镜子前凝视着自己,然后删除了手机里面所有视频,戴上了史蒂夫的眼镜,嘴角浮上微笑。
导演三番两次让珍妮逃出来,又一次一次让她被抓回去,在影片最后更是给了她致命的一击。珍妮抛弃了所有一心逃命,杀掉的却只是几个最弱的、还留存着一丝良心的孩子,最凶狠最让人痛恨的几个孩子依然活得好好的。导演抹杀所有软弱和善良,抹杀一切希望,让观众心理得不到一丝安慰,不得不去注意这个镇子里面古怪又令人不适的氛围,镇子里的父母们对待孩子粗暴的态度。嘴上说着“他们只是孩子”,行动上却从不去真正关心孩子,只是养活着他们,肆意打骂他们,把自己的负面情绪都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们受到父母的打压,自然也要寻找负面情绪的出口。于是这时候所有比他们弱小的都成为他们欺压虐待的对象,小动物、其他懦弱的孩子、外来无助的小情侣......都成为他们发泄自己愤怒和不满的出口。
影片放大了绝望,也许就是要让观众反思:我们平时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对的吗?我们有真正用心的教育孩子吗?还是只把孩子当成累赘或者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工具?我们又能控制孩子多久?又是否能真正控制得了孩子?
想想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多起未成年人犯罪案,杀同学的,杀老师的,甚至有砍杀自己母亲之后还能冷静给老师发短信请假的孩子……打下这些字的时候我的手甚至有些颤抖,更加不忍再去搜索重看那些案件资料。
电影里的故事情节并不那么遥远。
成年人犯罪,不能都怪到原生家庭和父母头上。
但是未成年人犯罪,就是父母的犯罪。
因为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最初能给这张白纸上色的,只有父母。
希望天下所有父母,在决定生下孩子的那刻,都能真正明白自己将要肩负的责任。
教育好孩子,也是拯救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