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为什么而鸡娃?为跨越阶层,还是为了……。其实大多数家长,希望通过“鸡娃”让孩子能跨越阶层,或者至少是不掉落。
想掉落阶层,其实很难。举个例子:
一个远房亲戚,父辈是做工程的,中年发家,所以她从小花钱不愁。投资高端西餐厅加酒店,赶上疫情,赔了个盆干碗净,大几百万就这么进去了。又投资一堆工程设备、房产,经过这番神操作,家底按理说大不如前。
但就算是这样,这姐们小日子过得仍旧挺滋润。不用上班,吃喝不愁,开着百万级车没事各种spa。高高兴兴带着孩子满处玩。
这首先说明她家底殷实,抗造。家长能撑的住,孩子只要不作的太过分、不沾染恶习,就不会掉落阶层。
所以说家长的阶层决定了孩子的起点。
就拿上幼儿园来说,很多公立幼儿园,只有大单位职工或者有点权利和关系的才进得去,其他人很难。一些的高端社区配套的幼儿园,得花钱买了房子才有录取保障。有钱的可以直接去高级私立幼儿园。
家长的权和钱,决定了孩子上哪个幼儿园,去哪个小学,和什么阶层的人打交道。不光是硬件,软件也是。看到一篇小文,日本东北大学竹内光等人研究的。结论是“和来自较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儿童相比,家庭拥有更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总体智商和言语智商分数稍高且结果显著”。看来家长的起点不光决定了阶层,对孩子的资质也有影响。
所以到底是否应该鸡娃?我们分两种情况看一下。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懂事,懂事的孩子,家境贫寒的会玩命努力去改变现状,因为他知道家人给不了他过多的帮助。将来怎样,更多的靠的是自己。
如果你有一定的资本,那懂事的孩子最起码能吃饱穿暖,就算不努力,也饿不死。
在懂事的基础上,才能去考虑鸡娃不鸡娃,不然到头来,废掉半条命,一切都只是在原点打转。
与其鸡娃,不如把他个性和人品培养好,把你们之间的感情培养好,让孩子和你沟通顺畅,这样他以后才不会出什么大错。他首先能把你现有的守住了,其次如果再能学会增值更好。不然就像例子里说的,你挣半天钱,孩子没培养好不懂事,随便几个操作就能让你跟前半生说拜拜。
所以鸡娃要分孩子,也不要考虑鸡娃一代就能改变阶层;但不鸡娃,孩子能有成就吗?就一定会努力吗?
如果鸡娃让孩子性格走偏,你说值么?
到底要不要鸡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