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触目惊心的“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相信你们已经被刷屏了。
昨天不少明星也都在微博上发声,想知道真相,想把那些坏人碎尸万段。
这件事有多么虐心、多么黑暗、多么伤人、多么绝望,我已经不想赘述,今天我是想来做一次自来水,安利这部《嘉年华》。
这是《白日焰火》制片人文晏的导演作品,从女性的视角温柔又隐忍地讲了一个残忍的故事。
从电影层面来说,它并不完美,还有bug;但在现实意义层面,它经得起所有赞美。
(接下来的内容肯定会有剧透,但还是希望大家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
很多人都说,《嘉年华》是中国版《熔炉》,但我觉得它比《熔炉》更克制,也更深刻。
故事是围绕两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进行的。
12岁的姑娘孟小文,上小学六年级,父母离异,独自跟妈妈生活。
15岁的姑娘小米,黑户,独自从老家出来大城市闯荡,在一家海边酒店当服务生。
两个看似毫无交集的小姑娘,命运却在那一晚紧紧连接。
那一晚,孟小文跟同班闺蜜张新新,穿着可爱的学校制服,带着欢声笑语来到了小米所在的酒店。
跟她们一起的,还有一个男人——市商会的刘会长。
两个12岁的小姑娘为什么要跟一个男人来酒店开房?
因为这个男人是张新新的干爹,他带着“女儿们”来海边玩,天色暗了就顺便在海边住下来了。
小姑娘们对自己所亲近的人毫无防备,于是悲剧就此发生。
嗯?这是不是很像“红黄蓝事件”?孩子们信任老师,听老师的话,于是亲手被所谓的“老师”抱进了魔窟。
是的,这就是现实,很多儿童性侵案件,都是熟悉的甚至亲近的人所为。
而作为酒店服务员的小米,目睹了男人进入两个小姑娘房间的全过程,还用手机录了下来。
电影没有那些撕心裂肺的镜头,没有表现两个小姑娘面对一个大男人有多绝望,只有第二天早晨她们凌乱的衣服和头发,还有身上的伤口,在告诉我们头一天晚上发生了多么可怕的事。
孟小文和张新新,她们俩生活的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
张新新的爸爸在商会工作,妈妈是朴实的家庭主妇,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是“温室型”的——努力把孩子保护起来,不让她接触外面的黑暗。
因此张新新在遭受性侵后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没有当回事。
但孟小文不一样,父母离异,妈妈经常在外面跳舞不回家。她对性是有初始懵懂的了解的。也许不多,但已经足够在自己心上留下创伤。
而事情发生后,两个家庭的处理态度也截然不同。
张新新家讲述不多,但从后面张新新的表现来看,家长应该是隐瞒了一切,告诉她什么都没发生,骗她这不算什么。
孟小文妈妈则是对女儿又打又骂,还强行剪掉了她的长发,扔掉了她漂亮的裙子。
更绝望的是,如此恶劣的性侵事件发生后,警察却是不作为。
匆匆取证,随意调查,在得知当晚两个小姑娘买了啤酒喝之后,甚至想把责任归咎在孩子的早熟上。
还好有个律师帮助她们,执意要把这件事调查到底,还她们公道。
但案件迟迟没有进展,因为警察表示没有证据显示刘会长进了两个小姑娘的房间。
小米掌握了关键证据,但她选择隐瞒自己所知道的一切。
因为她也有苦衷。
她的苦衷在义愤填膺的人听来恐怕会无法理解——她不想丢掉辛辛苦苦找到的工作,哪怕这份工作只有元工资。
我们所谓的同理心,在一个走南闯北为生计发愁的小姑娘身上,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是的,在这个社会,我们面对很多事情都会选择漠然,因为子弹没有打在自己身上,我们不知道有多疼。
就像之前也有幼儿园虐童事件,喂芥末、打人,但并没有引起这么大规模的重视。
为什么?
因为很多人觉得,我们努力奋斗,送孩子上好一点的幼儿园,是不会有这种事情的。
但这次的“红黄蓝事件”彻底打破了中产阶级们的幻想。
一个月多的幼儿园啊,一所全国连锁的大型幼儿园啊,一座全国最发达的城市啊。
在绝望面前,我们都平起平坐。
因此小米只有在自己也遭受了伤害时(虽然是不同类型的伤害),才能理解那两个小姑娘的处境,才肯拿出手里的视频。
历经千辛万苦,律师终于得到了小米手里的证据,那一切就要大快人心了吗?
并没有。
孟小文的爸爸被单位领导下达通牒,让他不要在媒体面前乱说,影响不好——即使孟爸爸只是如实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张新新的家长来劝孟爸爸不要上诉,和刘会长私了,因为刘会长答应补偿孩子今后的学费,还送孟爸爸一部最新款的iPhone。
张爸爸张妈妈的借口当然也很冠冕堂皇:闹上法庭对孩子的声誉不好,刘会长就算被判刑,出来也一样呼风唤雨,但孩子们什么也得不到。
简而言之一句话:我们是为了孩子好。
可公道呢?
孟爸爸没有接受这样恶心的馈赠,但他还医院领导的勾结下。
最后的结局,这里先不说了,虽然算是圆满,但又让人扼腕叹息。
有时候真相也许并不会如电影那般。
电影里的一些隐喻也让人悲伤。
“嘉年华”,这本是多少孩子喜欢的东西啊,有欢声笑语和旋转木马,但在创伤之后却成了她们触不到的美好。
影片里有一座玛丽莲梦露的雕像贯穿始终,她是海边的地标,穿着一袭白裙,做着标志性的动作,性感而纯洁。
这也对应了电影的英文名字“angelswearwhite”,天使穿白衣。
梦露是美丽的,有吸引力的,在小姑娘们眼中,也许是初始的性启蒙;但她在一些大人的眼中是危险的,因为会教坏小孩子。
可我们不应该凭借穿着来定性一个人不是吗?Neverjudgeabookbyitscover。
就像小文的妈妈怪小文穿裙子留长发一样,可错的是那些变态,不是孩子啊。
有些观众也许会认为,张新新是幸运的,因为她什么也不懂,她会在被性侵后还傻傻地问小文:“什么是处女膜?”;也会在医生说你已经没事了后高高兴兴,继续期待第二天上学。
可她现在不懂,难道一辈子都不懂吗?
想象一下,等到了她懂的那一天,会有多么震惊多么痛苦多么绝望。
(电影《素媛》截图)
所以不要让孩子什么都不懂啊,不要舍不得让他们长大。
我们给孩子进行性教育,看似在抹杀他们的天真,实际上是在保护他们的天真。
红黄蓝事件里一位家长的口述就很值得大家重视,她说我们家孩子在被脱衣服时又哭又闹,坚决不让脱,所以才能从虎口脱险。
我为什么说《嘉年华》比《熔炉》更克制?
因为电影没有刻意去展现那些恐怖的画面,而是着力描绘了性侵发生后,两个家庭的处理态度,几个女孩的心理变化,当然还有深刻的社会现实。
是的,比起触目惊心的过程,如何保护受伤的孩子、如何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才是更重要的。
还有一个观念必须要纠正,就是不仅是女童会受到侵害,男童一样会。
所以电影里那句呐喊“下辈子不要做女人了”,其实并不“现实”。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他们不管男女。
一定要学会和恶魔作斗争,要早,要快,要勇敢。
而我们这些“旁观者”啊,绝不能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