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我的孩子怎么不愿意和我沟通?”
“孩子怎么就不爱学习呢?”
“孩子要进入青春期了,该怎么办啊?”
为了解答家长心中诸多的疑惑,君君根据辅导君的父母课堂内容(丹枫老师授课),为大家整理出来满满的干货,每个家庭都应该读一读,必然会受益匪浅。
一,关于家长的权威
1.很多家长把“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作为惩罚孩子的依据,您是如何看待这种观点的?
首先家长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当你打这个孩子的时候,你获得了什么和失去了什么?哪个更重要?
打能获得的很简单直接:就是能够快速地达到让孩子“听我的”这个目的,打出一个“孝子”来。那么失去的是什么呢?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每个人都挨过打,长大了也没什么事,但是其实被父母打的经历会进入到我们的潜意识中。我们说家教是一个轮回,挨过打的孩子在他成年后,也特别容易想当然的去用打的方式对待他的孩子,他的潜意识会觉得“打孩子”是特别方便的、特别容易让孩子“听话”的方式,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会犯错的,如果错误出现了,怎么让孩子改正呢?
其实是这样的,我们在P.E.T.倡导的沟通模式当中,我这么回答这个问题,当家长站在尊重平等,以交换意见的角度上去跟孩子商量和沟通时,这件事是叫做“沟通”。
但如果说怀着“我就是对的你就是错的你就是要听我的”的态度,用打孩子,吓唬孩子的方式去交流,叫“用权威去操控一个人”。它除了会带来亲子关系的疏远,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生活。在权威下长大的小孩,多多少少内心会有一些怯懦。他会走两个极端,要不就是他也很“权威”的去打别人,去模仿父母对待别人的方式。要不就是他会胆小怕事,害怕权威。
3.家长该不该教孩子在受欺负的时候打回去?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做什么?
家长可以倾听孩子的内心和了解事件的过程。但是这个解决方法可以运用沟通的一些技巧,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商讨出来,而不是”让孩子打回去“之类的一个简单的A或B的选择。
但是如果再延伸到”校园暴力为什么会有“或者是再深入去讨论的话,其实还是要回归到家庭环境的问题上。简单地说,面对暴力容易低头绕着走的小孩儿,或者称为校园“霸王”的孩子,要么是他在家被吓得不敢反抗权威,要么是他学习了暴力的方式,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二,关于亲子相处模式
1.现在家长有一种这样的分工模式: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那老师觉得这样的分工模式是合理的吗?
从对孩子更长远的,心理健康方面的角度考虑,我们是不提倡的。
我们更提倡做真实的父母。如果父母本身性格特点就是互补型的。比如说爸爸是霸道总裁范的,妈妈是温柔贤惠型的,那是可以有这样夫妻组合的。但是如果故意的去摆出一个做好人一个做坏人的模式,其实孩子都是能感觉到的,反倒会有反效果。
2.现在有一些家长在努力地跟孩子做朋友,却发现孩子大了之后说不动了,该怎么办?
这个就是跟权威走了另外一个极端。事实上,家长并没有真正的、始终如一地表达自己对孩子某些事情的看法,我们叫虚假的接纳。
虚假的接纳的意思,就是其实我心里并不认可你这件事情,但是呢,为了跟孩子维持良好的互动关系,我把自己的意见收起来了,表面上的确是允许孩子按照孩子想的去做,但事实上我内心持有相反的意见。
那其实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能够感受到家长是在迁就他,再夸张点可以说成是宠爱,过度的溺爱。一些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就是因为家长没有在对的时候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态度。
3.老师一直提到尊重和真实的表达家长自己的想法,那在孩子表达时家长应该以什么姿态倾听?
真实的姿态。我们在P.E.T.的课程当中始终强调一件事是内外一致。我们强调要用真实的状态去接纳孩子。比如说孩子今天跟我探讨一件事,但是我现在心情不好,不想聊这件事情。或者我压根儿觉得这件事情没什么好聊,拒绝了孩子,这都是我作为家长最真实的状态。我们总说亲子沟通需要培训,其实我们培训的是说话的技巧的那个部分,而不是培训家长们去装模作样出的包装出一个包容孩子的样子。这个问题关键在于真实。
4.孩子是会成长的,当孩子渐渐长大。家长的角色是不是要发生一些转变呢?
对,这个就是我们在强调家长需要学习的部分。我们原来有句话说“不是孩子离不开家长,是家长离不开孩子”。
我曾在一个课程中认识到一位妈妈,她在孩子读书的时候总是焦虑到不行。后来她意识到角色转变的这个问题,在孩子上大学而自己也退休后,她发现不能让自己闲下来,于是这位妈妈开始做义工、跟同龄的家长出去旅游等等。她说“我发现我好几天没给我儿子打电话了,我也开心他也开心啊”,儿子大学生活过得有声有色。其实孩子是可以做好自己的,“不是孩子长不大,是家长放不下”。
三,如何激励孩子进步
1.现在很多家长都喜欢拿别人的孩子来跟自己的孩子比较,以为能够激励自己的孩子进步,您觉得这种方式好吗?
肯定是不好的。这种方式,不光是把孩子比得不如别人家孩子,对孩子不好。那个总是被称作别人家孩子的那个榜样小孩,他的感受也不一定真的好。他会有一种胆战心惊,认为自己永远不能出错,强迫自己就要一直做榜样。但事实上,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他也是一个真实的人,他可能是在某个方面非常的优秀,成为了一种榜样。但是家长的欲望是没底的。他能把孩子的优点当榜样,也能把孩子的缺点放大到不行。我是觉得,不论是当榜样的那个孩子,还是被命令追随榜样的孩子,这种方式本身对双方都不好。
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教育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并不是说让孩子清华北大浙大排下来的去考,而是想要达到让孩子“自转”起来的最终目的,让孩子对自身有一个主动成长的需求。这件事才叫内因要通过外因起作用。但现在的格局就是,外面一圈儿的人忙的团团转,里面的孩子你拍一下他才动一下还要撂挑子生气,这个方法是不对的。
2.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这个孩子自转起来?我们很多家长的情况是:我们都急死了,给他到处找老师,每天帮助他讲题,但孩子自己不愿意学啊。怎么让他自转起来?
因为你在转的时候他就不需要转了呀。
其实放不下的是家长。昨晚在我女儿的幼儿园群里妈妈们还在聊,一个妈妈就留言说:刚开始自己天天吼小孩练琴,每天被气的一万点暴击。后来就觉得算了,也就五六岁嘛,学成学,学不成算了,她就不管了。不管之后反而听见弹得声音开始有点像样了。“真的不管了”反而这件事它就对了。有时候不要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