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也可以考古了幼儿园设计中心

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幼儿园城中园区里古树林立,有柏树、香樟树、女贞、胡太子树(学名:胡颓子树)……它们在苏州的一隅土地上伫立了数百年,也陪伴这个幼儿园百年的成长岁月,蕴藏着悠久的历史故事和深厚的文化资源。

日常嬉戏玩耍间,一代代孩子们与古树结下了情缘。今年一次偶然的发现,让孩子们围绕着“古树”开启了考古之旅。透过一系列的“微项目活动”,孩子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亲身体验去了解一棵树,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知人与自然、过去与现在、幼儿园与本土文化的联系。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实验小学幼儿园创办于年,前身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杨纫兰在宣统三年(年)开办的江震第一蒙养园。后独立建制发展为吴江区实验幼儿园,城中园区是其发源之地。园中古树历经百年风雨和历史变迁,其中胡颓子树是苏州地区同类树中最古的,翻开古树名录,它的编号为“吴江07”,至今已有岁。

以下活动案例来自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幼儿园城中园区

文章作者、执教教师:袁国萍

01/

缘起

孩子们在小操场上进行活动,小操场围墙边有5棵高大的多岁的古柏树。他们在活动歇息的时候,经常喜欢坐在柏树下喝水聊天,有时还会观察一下柏树的秘密。

这一天,晨晨发现柏树树皮掉了下来,他拿着掉下来的树皮跑来问老师:“老师,这棵大树它很老了吗?它有几岁了呢?”“那它们有那棵拄拐杖的胡太子树爷爷老吗?”

孩子们发现柏树树皮剥落,树干露出斑斑驳驳,由此产生了柏树很老的概念,又生发了与园内另一古树——岁的胡太子树比较谁更老的问题。教师及时抓住这个契机,结合园内的古树资源,开展了《亲亲我的古树》的考古之旅。

02/

古树调查篇

一、倡议书:“童年——我与树的故事”

我们倡议大家调查老树的前世今生,利用家长资源,征集几代人发生在城中园区的与树相关的故事。通过讲故事、写文章、照片展的形式讲述和挖掘人与树之间的故事,更好地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教育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