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眼中的幼儿园教育中班大班做足准备

大家都知道,现在教育部已经明令禁止“幼儿园教授小学知识”。很多人也认为,幼儿园阶段就该解放孩子天性,让孩子自由地玩耍,不能有太多的学业压力给到孩子。

但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幼儿园阶段不学真的不行,因为上了小学以后会很吃力。

办公室兰姐的儿子,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开学都已经两个多月了,依然每天都在鸡飞狗跳中度过。

兰姐的儿子,从小没上过早教班,除了孩子自己要求的学街舞外,没有做过数学题,没有教过认字,更没有教过写字,一切按照孩子的意愿来,完全活成了大家口中的“快乐教育”长大的孩子。

兰姐说,数学还好,不算太难;但是语文课本一开始就是写字,班里大部分孩子的识字量已经达到几百,很多孩子的字迹还不错;老师上课也根本不是一笔一划地教。

这些,对于没有经过任何提前学习的儿子来说,感觉特别崩溃。

儿子每天都要花很长时间写字,经常会写字写到哭:因为老师对细节的要求特别严格,有一点不好就得擦掉重写。

最初连握笔都是问题

拼音是基础,对孩子来说,学拼音也很累。课堂教学前后一个月就学完了,这还包括了中间的周末时间,国庆放假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孩子根本学不会。

没办法,只能现在抓紧周末补习,孩子和大人都累。兰姐觉得,以前少吃的苦,现在正在一点点补回来。

我另一个朋友是小学老师,她的女儿明年下半年即将上小学。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朋友就开始未雨绸缪,每天专门抽出20分钟来给孩子做过渡学习:20分钟时间对孩子来说并不长,根本不会成为负担。如今孩子一切进展得有条不紊,也没有因为学了知识而失去了快乐。

朋友说,现实情况如此,虽然幼儿园教授知识被禁止,但是幼儿园阶段孩子不能完全放养,幼升小的准备必须要做,而且战线要拉长,至少要提早1年做准备,这样才有足够多的调整时间,孩子才不至于学得痛苦,才能保证“快乐”和“学知识”不冲突。

起步晚,意味着压力大,痛苦的还是孩子。

另外,还有很多是习惯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慢慢给孩子抓起来。

她给出了五个建议,送给幼儿园中班、大班的家长们。

1、抓注意力

注意力特别重要,注意力好了,无论是课堂听讲还是课后作业,都会省事很多。

注意力集中的孩子,上课能专注的时间更长,不容易走神,学得也会更快、更有效率。

小学课堂通常需要孩子正儿八经地坐45分钟,因此,在正式进入小学之前,必须要保证孩子的专注力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

2、抓数学能力

数学不只是简单地加加减减、学学数字,更重要的一块是孩子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入学前我们要特别注意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孩子主动思考的习惯。

3、抓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有几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语言表达能力,分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完整性。我们要注意引导孩子使用规范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鼓励孩子使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意思。

第二个层面是阅读能力。这一块如果平时有在坚持读绘本的,一般上问题不会太大,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引导孩子多看不同类型的绘本,以增加阅读的广度。

古诗词的记背,也可以安排上,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增加孩子的文学素养,还有语感。

第三个层面是读写能力。一年级上册的识字量大约为个左右,因此幼儿园阶段需要孩子能认识常用的百来个汉字,并学点拼音。在书写上,要注意使用规范的握笔姿势,还有笔画顺序,练好基本功。

4、抓行为习惯

与幼儿园相比,进入小学后老师不会像幼儿园老师那样步步紧跟,这就需要孩子们拥有更好的自主意识,掌握必要的独立生活能力:

比如与别人交往的礼仪问题;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自己上厕所,整理书包等;还有安全意识等。

5、抓体育锻炼

对,你没听错,是体育锻炼。

一年级通常对孩子的跳绳有要求,想拿到满分需要大约个以上,而很多孩子甚至连绳都不会跳,想要一下子合格就非常困难。

所以,孩子5岁以后,有能力的就可以学习跳绳了,既能提升身体协调能力,又能锻炼身体,一举多得。

如果你还觉得没有把握,照书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推荐一套不错的《幼小衔接家长手册》,它由长期致力于儿童教育事业的专家郑懿老师主编,并由11位专家组成专家指导编写委员会层层把关;专门写给家有学龄前孩子的家长们,帮助幼儿园中大班的小朋友们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养成好习惯,上一年级以后有一个不错的开端。

书里按时间脉络清晰地梳理了小学入学前后两年时间,每个阶段(入学前一年,入学前一个月、开学第一周、开学第一个月……)的培养重点,并给家长们实操指导。

目录页

开篇先用对比的形式,让大家直观地看到小学和幼儿园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让我们心中有数。

比如,入学前一年,我们要抓注意力,该从哪些方面抓?要如何抓?书里都做了详细的图解,让你懂原理、更懂方法,傻瓜式照着做就行。

图解能力培养

又比如,开学后的这部分,如果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不好该怎么办?家长头疼的作业问题如何才能有效率?我们要如何和老师做沟通?这些小细节,都在文中有了答案。

这样的一本全方位“幼升小”实操宝典,目前在参加活动,差不多可以半价到手,推荐给幼儿园中大班的家长朋友们。

心中有数才能胸有成竹,愿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小学生生活中,都能拥有一个漂亮的开端,可以信心满满地迎接生活的乘风破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