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拐走幼儿园所有学生,连家长也险些中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二十万儿童被拐卖,一个孩子能够健康地长大、学习就要战胜许多未知的危险。而幼儿园作为孩子的第一个校园,除了学习知识,自我保护的意识同样重要。

河北邯郸一所幼儿园在对学生进行防拐演习时,所有学生都被一句话哄骗成功,就连家长也信以为真。

河北一幼儿园防拐演习,家长扮演特殊角色,一句话拐走所有学生

在3-6岁的幼儿园小同学眼里,世界都充满美好,为了避免他们受到不法分子的伤害,家长只能千叮咛万嘱咐的提醒孩子:注意安全!

但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实践出真理。与其耳提面命,不如来一场实战演习,让这帮小朋友体会到“人贩子”的可怕。

河北邯郸一所幼儿园就举办了一场特殊活动——防拐演习。校方组织所有的老师,包括在校工作的保安,食堂阿姨,以及所有的学生家长一起加入。

而为了演习的真实性,所有的同学都被蒙在鼓里,只有家长和老师以及校方工作人员乔装打扮,蒙面表演起了“坏人”。

第一个场景,是在一间教室,几个学生并排坐在一起,食堂阿姨带着挡住面部的围巾,拿着零食,亲切地问同学们:有人要吃零食吗?

一开始没有同学作出回应,于是“坏人”开始逐一攻破,前几个同学都意志坚定地摇头拒绝,直到最后一个小男孩,犹犹豫豫的伸出了手。

就在他伸出手的一瞬间,“坏人”将他拦腰抱起,冲出了房间,在其他同学震惊马上要转为哭泣之时,再有老师给大家讲解: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要陌生人的食物。

相信经历了这一遭,所有的同学会牢记于心:拿了陌生人的零食,就会被抢走!随后孩子们长了心眼儿,无论怎么“哄骗”都不为所动。

此时一位家长自告奋勇,随后他换上了一身“大白”服装,假扮成了做核酸的医护人员,拿起小喇叭:同学们排队做核酸啦!

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所有的小朋友都自觉排成一队,乖巧地跟着“大白”出门做核酸去了,就连不清楚状况的家长也险些中招。

“大白”的成功拐走敲警钟,防拐演习之外,园区防护同样重要

家长假扮“大白”成功诱拐幼儿园全部同学,令人震惊的同时也给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敲响了警钟:如果骗子真的采用这种方式该如何防范呢?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骗子是否能够在穿着核酸检测工作人员衣服的前提下,顺利地进入幼儿园,又是否能在老师不察觉的情况下带走所有的学生。

这就需要幼儿园加强门卫保安的防范工作,严格对外来人员进行询问并登记,有可疑人员及时与老师沟通核查。

现在许多幼儿园园区的保安,都是年龄较大的老人,行动并不便捷,甚至时常开小差,遇到突发情况反应也较慢。

因此幼儿园可以考虑多配备一些青壮年保安,相对于老年人保安,专业的保安团队更有助于保障同学们的安全和处理紧急情况的发生。

其次,同学们对于做核酸的积极性一旦培养起来,不容易也不适合更改,所以就需要老师对同学们进行提醒:核酸检测是全员的群体活动。

不会有一个“大白”只带着几个同学离开的情况,如果遇到“大白”拉着你要去做核酸,要第一时间拒绝。

在日常的核酸检测中,也需要和学生们明确:核酸检测老师一定会陪同大家一起参加,任何陌生人,哪怕穿着“大白”衣服,也不能轻易相信。

最后,幼儿园应定期举办防拐演习,展开防拐知识小讲堂,全面提高学生们的防拐卖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在校安全。

笔者寄语:

3-6岁的孩子是世界观建立的初期,是学习能力养成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的安全意识培养会受用终身,因此不可忽视。

园区的安全问题校方应勤查勤检,校外的安全问题家长也不容忽视,上下学接送的路上、散步的公园、玩耍的游乐园,这些都是低龄学生拐卖案件的常发生地。

只有时刻保持警惕,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