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开学季,又有一大批小朋友进入幼儿园学习了。
孩子入学伊始,必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入园焦虑。但不同孩子有不同的个性,在应对新环境时,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大部分孩子刚去幼儿园时会哭,也有一小部分孩子不哭不闹。那么,不哭不闹的孩子,就代表他适应快吗?那倒也未必。
不同孩子有不同的个性特质,他们的大脑思维形式和表现情绪的形式也各不相同。
刚去幼儿园时会哭闹,这属于比较显性的入园焦虑表现形式,也是大多数孩子表达自己紧张和害怕情绪的方式。
但也有些孩子表面上看着很平静,看起来适应比较快,但其实他们的入园焦虑却以另外一些比较隐性的方式存在,家长须警惕和了解,以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以下几种常见的入园焦虑类型,你就明白了。
第一种:哭闹型
有这种入园焦虑的孩子,从进幼儿园就开始哭闹,不管怎么哄怎么激励,就是哭。这是最常见的显性入园焦虑表达形式之一。
第二种:喜忧型
喜忧型入园焦虑,通俗来说,是指孩子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哭,玩得高兴时就没事了,但过了一会儿想起来又开始哭起来。
第三种:好奇型
这种类型的孩子,由于被新环境吸引,刚入园时很好奇,很兴奋,会专注开发新环境,刚开始那几天去幼儿园并不会哭闹。但一旦新鲜劲过后,孩子反应过来后,就会开始哭闹。
第四种:隐忍型
隐忍型的入园焦虑形式,是隐藏最深的,也是最需要警惕的。
有些大人擅长给孩子戴“高帽”,比如会告诉孩子,幼儿园不哭的孩子,是勇敢的好孩子,或者告诉孩子,在幼儿园乖乖不哭,晚上回来家里有奖励等等,让孩子在幼儿园学会隐忍,把自己的负面情绪隐藏起来,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
第一、第二种入园焦虑,属于比较显性的入园焦虑,第三、第四种属于隐性入园焦虑。
在隐性入园焦虑的表现下,孩子刻意隐藏起来的负面情绪,可能会以其他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晚上睡不安稳、回家闹情绪、尿床等等。
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