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大方面做得好,就能成为一个让家长认可

在教育行业,特别是幼教,老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敏感且复杂的话题。

有正面的矛盾冲突,也有隐形的隔膜——

老师认为,自己辛苦工作,换来的是家长的不理解,内心感到憋屈。

家长觉得,老师没把孩子照顾得足够周到,达不到自己满意的程度,心生抱怨。

这样的关系,时间长了就形成了隔阂,影响老师的工作开展,甚至影响孩子的进步。

想避免这种隔阂的产生,对很多刚刚踏入幼教行业的年轻老师来说,是有些难度的。

老师接触到的家长文化程度不同,素质涵养各异,想在短时间内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需要学习一些经验。

但是,不需要胆怯或者担心,再复杂的人群,在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面前,也是恭敬的。

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不需要用语言宣扬,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得到家长的认可。

01主动沟通

这里的沟通,主要指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早上入园时,孩子的一天都交由老师负责。那么,从孩子进到班里,你把他们的小手接到自己手上,那一刻开始,责任心就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了解或者反馈情况,是每一个老师都要做到的。

观察幼儿入园时情绪,跟家长了解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孩子最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他们的脸上写着喜怒哀乐。看到哪个孩子走进教室里是撅着嘴巴的,甚至是哭鼻子的,老师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情绪安抚。安抚的方法需根据不同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有的孩子舍不得妈妈离开自己,老师可以抱抱这个孩子,轻轻拍拍他,轻声说告诉他:有老师在,不要怕。然后,给他找点小任务,转移注意力以后,孩子就能把想妈妈的事忘掉了。有的孩子是因为家长没满足自己的心愿,比如没有买自己喜欢的玩具,没去某个游乐场玩等,这时老师可告诉孩子:放心吧,妈妈有时间了就能做到的。老师可利用孩子们午睡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然后再与家长达成一致意见,做孩子思想工作。

2、随时观察幼儿身体情况,发现流鼻涕、咳嗽状况要在当天告知家长。

有些老师会想:孩子流鼻涕很正常,我又不是医生,不用管那么多。

其实,有些时候,如果拖延了时间,就可能发展得比较严重。那时孩子痛苦,家长着急。

如果老师能及时提醒家长,家长也会心存感激。

3、磕磕碰碰的主动说明情况。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磕磕碰碰是难免的。

但是,现在很多家庭对孩子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