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游戏案例解读挑战不可能有趣

北京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13569.html

一、活动背景

(一)玩教具的选择

幼儿园使用过的奶粉罐大小形状很适合幼儿进行建构类游戏,因此,我在建构区投放了许多奶粉罐以及泡沫垫等材料供幼儿游戏。同时,在建构游戏中奶粉罐属于低结构材料,没有具体形象也没有固定的玩法,因此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兴趣针对材料随意组合,这样会为幼儿留出更多的想象空间,从而引发幼儿之间自主自发性的游戏。

(二)环境创设

为幼儿在建构区投放奶粉罐及泡沫垫等材料供幼儿游戏。

(三)儿童兴趣及前期经验

游戏水平较小班而言明显提高,动作能力也有了很明显的增强。对于建构拼搭有一定的游戏经验。具备一定的建构水平,手部小肌肉动作逐渐发展,思维、想象、生活经验等更加丰富,建构的目的性和坚持性增强,建构水平由单一的延展向整体布局过渡。

(四)教师预期

针对教师提供的材料,幼儿会自主进行拼搭游戏,通过合作一起拼搭作品并能够在平铺基础上尝试垒高和架空。

(五)游戏规则玩法

1.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自主游戏,探索新玩法。

2.游戏中互帮互助,注意安全,不大声喧哗和抢夺游戏材料。

3.游戏结束后,需要将奶粉罐等材料整理摆放回原来的位置。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实录一:

区域时间到了,小朋友们不约而同的来到了建构区,瞧!他们发现了许多的奶粉罐,小朋友拿到奶粉罐就开始垒高,还有小朋友在张望他人的游戏,而一旁的闻闻的小朋友似乎发现了更为有趣的玩法在地上滚奶粉罐,并尝试坐在奶粉罐上向前行进,但好几次都失败了。“啪”的一声小朋友一起垒高的奶粉罐都掉落到了地上,多多说:“咱们自己摆自己的吧,要不又倒了。”孩子们又开始了垒高的过程,他们不断的增加奶粉罐的高度。奶粉罐掉落到地上的声音不断地从建构区传来,孩子们也为之欢呼着。

因为考虑到安全问题,避免奶粉罐掉落砸伤幼儿。我介入到了他们的游戏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建议他们尝试其它的玩法。

实录二:

听了我的建议孩子们马上忙着去拿奶粉罐,即便在拿的过程中存在争抢的现象,但幼儿都进行了交流解决。闻闻尝试着用一只脚踩在一个奶粉罐上行走,无奈的是他左右晃了晃并没有站稳。他喊来了提提:“提提快过来,咱们俩一起过桥。”提提说:“你帮帮我吧,我怕摔倒。”闻闻伸出小手说:“来,拉着我的手走。”他们开始不断地把奶粉罐往一起放,让奶粉罐的面积越来越大,其他小朋友也过来开始帮忙,看!所有奶粉罐都一个贴一个的摆在了一起。小朋友们慢慢的在奶粉罐上向前走,淼淼在后面不断地把奶粉罐放倒,上面的小朋友害怕的哎呀哎呀的喊着,而多多就帮着把奶粉罐往他们脚下摆还指挥着怎样走更安全。

孩子们的新玩法让我感到很惊讶,又对孩子游戏中的行为感到好奇,于是我忍不住小声问淼淼为什么要把奶粉罐都放倒呢?但淼淼微笑着看我并没有回答。

实录三:

孩子们这样又玩了一会儿,旁边的航航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他大喊着:“快来看我的城堡”多多说:“你这城堡也太小了,我们一起搭一个大的吧!”孩子们开始忙碌起来合作搭建城堡,他们把所有的奶粉罐都摆在建构区的前面,开心的告诉我是城堡的大门,我建议小朋友搭建高高的城堡,闻闻问我:“可是高的城堡总倒怎么办呢?我提示幼儿试着把泡沫垫也加入进去,他们再一次试着去摆,一层一层的增加城堡的高度,慢慢找到了规律。很快,城堡慢慢的高出了孩子们的头顶,闻闻抱着多多使劲的往上放奶粉罐,我看他们很吃力,便帮助他们把剩下的奶粉罐都摆在了高处,最终,我们一起拼出来了我们眼中的小城堡,孩子们开心的与城堡合了影。

三、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一)活动特点

本次活动主要以区域游戏的形式进行,符合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是幼儿自主的游戏。因为儿童是游戏活动的主人,不能由成人决定幼儿该做何种游戏,所以仅向幼儿提供了游戏的材料和游戏环境帮助幼儿进行游戏。幼儿园的游戏中创造性游戏占了很重要一部分,通过游戏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与创造能力。

(二)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

《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的自发的活动,在玩奶粉罐的过程中看似简单的游戏,其实幼儿的多方面能力得到了发展:

1.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促进运动能力发展。

比如幼儿在奶粉罐上行走时需要幼儿的胆量和专注力,为了保持平衡不摔倒,幼儿会十分专注地往前行走,在这过程中幼儿的运动能力就能够得到发展,使身体协调性增强。

2.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进行搭城堡时幼儿之间有了合作,拼搭成功后幼儿能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出现很多状况,比如沟通交流,争抢玩具的现象等,这时幼儿之间与人交往的能力就会体现出来。

3.激发幼儿好奇心,提高学习探究兴趣。

幼儿玩奶粉罐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与学习的过程,游戏也隐藏了孩子的未来,以及未来学科的萌芽。

(三)反思支持行为的适切与不足

游戏结束后针对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介入指导以及游戏材料的选择进行了自

我反思:

1.中班幼儿游戏内容丰富,游戏形式较小班而言更为多样,逐渐开始有两个或多个儿童联合在一起进行游戏,比如游戏的后面阶段幼儿合作搭建城堡。因此,我在游戏材料的投放上有些单一,除了主体的材料奶粉罐之外,还应该提供其他的一些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材料,这样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就会有更多的选择,发挥出更多的可能性;

2.游戏的过程中,没有耐心观察,看到幼儿游戏中出现问题时就想马上介入游戏,没给自己留出更多的时间,因此介入时间点不对,也没得到孩子的回应。

3.引导话语过多,没给幼儿留出更多的实践探索和思考。

4.能在幼儿需要帮助时进行交叉式介入为幼儿提取建议,帮助幼儿搭建更高的楼层。

综上所述我也针对以往游戏指导进行了总结,在区域游戏上往往会失去意义与价值正是因为教师误入了两种极端一是教师放任自流,二是教师干预过多。我们在指导幼儿游戏时,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其次观察是前提。在此基础上,要掌握正确的介入时机与方法。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导者。

(四)教育契机及进一步支持策略

在这次的区域游戏中,幼儿学会了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可以利用奶粉罐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将奶粉罐融入到体育游戏中,发展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并且教育幼儿做事情要有耐心,失败了没关系,要不断尝试不断坚持和探索。为了幼儿更好地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多地为幼儿创造自主游戏的机会与条件,以及适当的支持与回应:

1.活动前针对材料的投放选择上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填

充,保证材料的丰富多样。

2.加强幼儿运动能力培养,将奶粉罐与体育游戏融合。

3.今后活动中逐渐培养幼儿互帮互助以及团结协作的意识。

总之,无论任何形式的游戏,我们都应该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导者,而我们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和环境,掌握适宜的介入与指导方法,让幼儿充分的体验游戏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我们仍需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为幼儿营造快乐的童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