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由而浪漫的生长日本江北白百合

这是一所既梦幻又有趣、又浪漫的幼儿园,

我所能想到的所有美好的事情,好像都会在这里实现,

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北白百合幼稚园。

基本情况

园所有12个班级共名幼儿26名教师

小班5个*22人/班

中班4个*28人/班

大班3个*30人/班

除小班刚开学孩子们情绪和能力上还不够稳定外(每班配有3个老师),每班1名教师。

一日活动安排:

8:30入园-10:00户外自由活动

10:00-11:30室内集体活动(运动、绘画、音乐、手工等)

12:00-13:00午饭

13:00-14:00户外自由活动

14:00放学

需要延迟的孩子可以17:00放学(另收费)

PS1.孩子们进园后自主换衣服就可以进行户外活动,冬天一般是一件短袖T-shirt+一件长袖外套,如果觉得热孩子可以自主脱衣。(所以这一天里你会同时见到穿短袖的、穿长袖的,和穿羽绒服的(我们…))

PS2.日本的幼儿园几乎没有午睡(毕竟放学也很早),这里的园长清水先生说,“睡觉,那是晚上做的事”

自由而浪漫地生长

我心中最适合这所幼儿园的词大概就是“浪漫”了,因为园长爷爷致力于将自己心中富有童趣的幻想一一付诸现实,并将一直保持下去。而当我们问他如何进行教师培训时,他的回答是“让老师们出去旅游,老师首先要会玩呀~”

一入园就会看见由真实树木打造的龙猫屋

可以攀爬、躲猫猫的乐园

走廊拐角的防撞镜

奔跑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老师们在办公室都做些什么呢?

办公室门上贴心的为不同年龄的孩子设计了不同高度的透明玻璃

一起来偷看吧!

利用墙壁内管道的传声原理设计的“电话机”

一楼的孩子可以和二楼的孩子沟通

还有一部这样的电话机通向园长室

开灯可见星空的墙面

拉下楼梯两端的帷幕

与孩子在星空下讲故事

为了保护孩子探头观察的好奇心

二楼栏杆旁设置了绳网

当我们担心危险时

改变环境,而不是简单地限制

海贼屋的偷看角会刚好对着“骷髅”

让孩子体验害怕又好奇

最终鼓起勇气的感觉

每年会从迪士尼请扮演海贼的人来

再把孩子们请进来与海贼聊聊天

水晶球可是“测谎仪”哦

之前孩子们会在真实的树上爬

但有的爷爷路过觉得很危险

于是用原木制作了这个爬树杆

顶端会有一个铃铛,爬上去可以“叮”~

设置铃铛不代表到达这里就要停止的终点

而是一种想去哪里都可以的信心~

(图中由于非自由活动时间,所以有围栏自由活动时只要有老师在旁保护就可以爬)

妻子有点残疾的鹦鹉夫妻

丈夫会一直在身边照顾她

也给孩子一种无论身体情况如何

也要坚强面对的体验

幼儿园里的小小生态系统

在滑滑梯的下面等待的

夏天是清凉的水花

秋冬是柔软的落叶

丰富的户外活动

与孩子真实生活在一起的小动物们

感动与思考

关键词1:热爱

园长清水先生是一位72岁的老爷爷。在参观国内外其他园所时,园长们给人的感觉难免会因为自豪甚至炫耀而显得有些“端着”,但清水先生在介绍时却更多的是开心,像是在与我们分享家中的宝贝,“快看!这个好玩吧!”“孩子们可以这样玩!会很开心哟!”

也许会有很多老师觉得,这个xxx我们也有。但其实我们想表达的,不在于幼儿园里有或没有什么,而在于办园者的内心想让孩子获得什么。所以尽管有了这么多令人惊叹、心动的小细节,但清水先生还在继续寻找更多让孩子喜爱的玩的方式(比如想做回转寿司、最近又买了座山)。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所每年都会有变化,每次来都会有所不同的幼儿园。

清水先生说最喜欢看到的,是孩子们真实的笑脸。也正是清水先生这份对于教育本真的追求,才有了这所独一份的白百合幼儿园。希望能成为清水先生这样,对教育有热忱,极致追求的人。

关键词2:本物

本物,在日语里,指真实的东西。在日本非常强调体验原始的、自然的、真实的物体,并没有那么多先进的科技化。所以在这所园里,即使捉迷藏的玩具,也要用真实的原木打造。清水先生会从山上运来真实的骨头供孩子感受,而这里的许多小玩具,也是由孩子们亲手制作而成的。

孩子们自制的弹珠游戏

背景设计、奖励选取、钉子的位置等

都是孩子们自主设定并完成的。

提前在木板上练习钉钉子

参观当日班级教师准备的活动

自制弹球游戏

我一直不大喜欢所谓的教师自制玩教具,大量耗费教师的时间、精力,却又不够精致。总觉得不论什么样的玩具孩子们都可以玩出价值,轻松购买的玩具同样可以让孩子玩起来,让专业的人能节约时间做更专业的事。

同时,我又不喜欢设定好材料和步骤,一步一步教孩子怎么去做,不喜欢做出来都一样的东西,又担心会压制孩子的自主创造力。

但在日本,我又被这种对于“本物”“真实”的追求所打动了,或许我们太习惯于方便,而失去了体验真实制作的机会和乐趣。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玩具的构成与原理,自己动手操作,也体验着成就与满足感。同时,孩子们也会明白,我想玩什么,我是可以自己制作,甚至自己创造的。这也或许是我们常说的,培养孩子创造性的基石。

“没有比有更重要”

“不方便比方便更重要”

关键词3:没有底线的底线

自由提问环节,我们一直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