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都在用的思维方式发散性思考法,让

在古代,我国学者就提倡“学以思为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心之官则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可见,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我们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不只是在学习,领悟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有极大的帮助。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问大学生们这画的是什么?大学生的回答很一致:“这是一个圆。”同样的问题问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得到的答案却是五花八门:有人说是太阳,有人说是月亮,还有人说是皮球……在我们看来,大学生的答案当然正确,从抽象的角度看这确实只是一个圆,但是相比起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的回答,这个答案是不是又显得呆板了一些呢。

全脑游戏开发幼儿早教书幼儿园学前启蒙2-3-4-5-6岁宝宝左右脑开发儿童益智迷宫书淘宝月销量¥9.9¥90购买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在4岁之前的大脑是最具有开发潜能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人们的思维会逐渐被束缚住。人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会局限在常见的、已知的圈子中,因此很难打破常规,想到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一旦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常规的解决途径,人们就会束手无策,这就需要我们用发散性的思考来开发思维空间。

什么是发散性思维思考?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思考,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考方式。创新性思维的学者托尼巴赞曾指出发散性思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来自或连接到一个中心点的联想过程,另一方面是指思维的爆发。

这种思考方式不受传统规则和方法的限制,要求我们遇到问题时尽可能地拓宽思路。发散性思考的意义在于找出多种可能性。思路越宽广,解决问题的途径就越多,我们就可以从众多选择中找出最佳选择。

最强大脑思维导图超级记忆术思维风暴训练书(全5册)淘宝¥31.8¥购买已下架

事实证明,科学家的新发明、商人推出的新产品、艺术家的新创作大部分都是通过发散性思考取得的。发散性思考要求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从一个点出发拓宽出众多个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研究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指出,与创造力最相关的思维方式就是发散性思维。

除了增加创造力,发散性思考法的培养对于记忆力的提高也很有帮助。我们常说大脑的记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级阶段,也叫编码阶段,这个阶段与注意力密切相关,我们很多东西想不起来,有些问题就出现在编码阶段。因为有些事情我们虽然注意到了,但是没有来得及编码,自然也就无法回忆。第二个阶段,我们称为短期记忆阶段,这个阶段记忆保留的时间很短,一般在几秒到十几秒,因此,短期记忆的容量也十分有限,但是短期记忆却十分重要,它是长期记忆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反复练习就可以将其转化为长期记忆,这也是我们记忆的第三个阶段。发散性思维在记忆方面的重要作用就是可以缩短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之间的距离,使两者进行快速转化。

有人曾经请教过爱因斯坦教授:“你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哪里呢?”爱因斯坦把普通人的思考比作一只在篮球表面爬行的甲虫,他们看到的世界是扁平的;而他自己的思考则像是一只飞在空中的蜜蜂,他看到的世界是全方位、立体的。因为爱因斯坦看到的世界更多元、更生动,所以记忆的印象也会更具体、更深刻。

缺乏发散性思维的人总是在想到一个思路之后就不再多方面思考,得到了一个说得通的解释就不再探索其他的缘由,这样就养成了惰性思考模式。要想培养发散性思维模式,可以从这三个特性入手进行训练。

首先我们要明白,发散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它可以让你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思路。如果你的思维流畅性好,你的思路就会行云流水,作品就会不落窠臼,简单的训练方法如下:

尽可能地想所有定语来修饰一个名词。例如想出能够形容“季节”的多种定语。为你熟悉的故事想出多种结局。给一篇文章拟定多种标题。用给定的字组成尽可能多的词,或用给定的词组成尽可能多的句子。其次,发散性思维具有变通性,非常灵活,可以任由你自由驰骋。变通性就要求你学会重新解释信息,强调跨域转换,即用一种事物替换另一种事物,从一个类别转调到另一个类别。转化数目越多,速度越快,你的能力就越强。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针对“砖头有什么用途”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你回答“可以砌墙,可以盖房子”,其实这样的答案已经把砖头限制在建筑材料这一个门类里,如果有人回答说砖头也以用来当阻止汽车向前滑动的工具,这就跳转到别的类别里去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

训练这种变通性也可以帮助大家提高触类旁通的能力,简单的训练方法如下:

说出给定的定语能够描述的所有东西。例如想想“明媚的”这个词语能形容哪些东西。对给定的词语按照多种类别进行重新组合。比如蜜蜂、绵羊、狐狸、雄鹰、麻雀、轮船、飞机,可以按照飞行的、游水的、温柔的、凶猛的、生机的等多种类别组合。最后,发散性思维具有独特性,可以让你别出心裁地产生不同寻常的想法和见解。独特性的意思是指这种思维方式是唯一的、非凡的、别人难以想到的。独一无二的思维方式往往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独特性是建立在流畅性和变通性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流畅性和变通性是途径,独特性是结果。只有产生大量的、不同类别的思路,才能从中找到能够出奇制胜的创造性想法。

此外,发散性思考还要求我们敢于提出新观点和新理论。现成的、固定的答案是发散性思考的最大障碍,如果你敢于对现有的答案提出质疑,也许能够另辟蹊径找到更加便捷、更加有效的思维方法。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曾在上中学的时候大胆地对权威理论提出质疑,结果证明了一位数学教授的公式推导有误。

发散性思考对于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它可以派生出很多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应用这种创新思维对学习、对生活都会有非常显著的意义。日常生活里多思考、多实践,一旦领悟到这种思维方式的精髓,你就会发现世界原来还可以这样有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0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