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疫情卷土重来,很多城市又回到了年初的战时状态,不得不停课停学,居家防控。年1月,到年3月,天的抗疫防疫。我们每天都在面临着意想不到的疫情爆发,深圳、上海、杭州、天津、吉林......说不定,下一个疫情爆发的城市就会是自己所在的城市,说不定,哪天半夜就收到明日起停课停学的工作通知。在疫情反反复复的三年时间中,我们的幼儿园发生了哪些不一样的变化?
01
从小班带到大班和孩子们见面没超过二百天
手里这届孩子,已经大班了,最近开始着手准备他们的毕业档案。但,回想三年的时光,恍惚而过,一切仿佛停止在了年的寒假。细细算来,这两年多,和班里许多孩子们见面的日子,原来都没有超过天啊。没有举办过热热闹闹的全园大型活动,取消了几乎所有的春游秋游和社会实践活动,和孩子们的合照少得可怜,家长们一次也没有入园……
期待赶紧花开疫散,老师能给你们准备一次像像样样的毕业典礼。
02
这三年,有了不一样的带班日常
以前带班时说的最多的提醒是:“请小朋友们去小便-洗手-喝水”现在说得最多的提醒是:“洗手要认真哦,过来用七步法重新洗一遍”以前离园后加班写教案,现在离园后加班来消毒。以前一整天带着笑容,现在一整天戴着口罩。以前可以肆无忌惮地享受孩子的拥抱,现在为了孩子的健康安全,只能忍痛不抱。以前每周上交最多的表格是日计划表,现在每周上交最多的表格是孩子健康信息统计表。
以前发的最多的通知是园所活动通知,现在发的最多的通知是疫情防控通知。以前下班看到家长来电最紧张,现在下班收到家长出省出市报备最紧张。以前等待家长回复班级通知“收到”最着急,现在等待家长们回复行程排查“无”最着急。
03
这三年,我们适应新的教学挑战
我们一边要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一边要保证幼儿生活学习的常态化、自主化,达到各年龄段的发展目标,势必会给老师带来巨大的工作量,以及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幼儿园课程怎样与疫情共生共长?教师在一日保教活动中,应该如何平衡两者,让幼儿的自主性、互动性在防控要求下获得最大限度的锻炼?成为老师们最新的困惑与思考。疫情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一日生活皆课程,各种活动皆教育,我们把目光放得更远,也让我们格外珍惜孩子来园的每一天,我们试着把原来的教案收起来,为孩子生成了很多有温度,有欢笑的活动。
04
这三年,云端共育的工作越来越多
犹记得年春季学期居家防疫的情景↓↓↓
8:00AM云开会:疫情防控管理小组会、线上课程教研会、家长工作安排会……10:00AM云互动:下发通知文件,健康排查登记,指导家长孩子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布置今日亲子小任务……11:00AM云备课:今日教研群里的主题:讨论如何用家里仅有的A4卡纸、水彩笔和剪刀,制作精美教具,为直播课做准备。
3:00PM直播互动半小时后开始!啊?要直播了?所以,你洗头发了吗?化好妆了吗?换好衣服了吗?指导家长连线视频了吗?
4:00PM直播互动结束了,可以躺会了吧。等等,还有哪位家长没有交今天的表格?
7:00PM家长群第N波云互动:亲子小任务来打卡了,点赞点评棒棒哒!
起初,还手忙脚乱,挺崩溃的。
如今,已经习惯了家长不再入园,
线上家长会,线上亲子活动,线上沟通平台,已经驾轻就熟,掌握自如,家园云端共育工作做得顺风顺水。
05
这三年,我们成长与强大
三年中,疫情防控演练不断,错峰入离园、轮流户外游戏、提高消杀频次等疫情的常态化防控措施也已经成为一日常规的一部分,所以当真正面临疫情时,我们也越来越自然地接纳,渐渐的从幼儿园的守护者,成长为社区的守护者。
平时,是温柔细心,守护着孩子们健康的老师,当本市出现疫情时,许多幼儿园老师闻令而动、积极响应,变身能顶大梁的社区“大白”,传递着老师们满满的抗疫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图片来自:大鹏实验幼儿园
06
这三年,线下培训少了,自我学习多了
在后疫情时代,不仅把老师的工作重心从园内转向家庭,同时,疫情带来的“慢节奏”和“空间”也让老师有了持续地、深度学习的机会,有了积蓄自我成长的力量。
在这缓慢的三年中,有的老师一直在默默学习,自我提升,有的老师得过且过,停在原地。
三年下来,可能就是一生的差距。
一切终将过去,但过去之后,
有人依然停留在原地,有人已经迭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