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区的设置对幼儿园艺术活动的展开具有重要作用,是每个班必备也最常用的区角之一。
美工区在活动过程中更重视幼儿的操作和参与,利用材料发挥创造力和表现力,同时达到锻炼小肌肉、训练手眼协调的作用。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展情况不同,美工区活动的目标也有所区别,需要老师结合年龄层段进行引导。
小班:
1.幼儿小肌肉发展尚未成熟,美工活动以感知色彩为主。
2.教师不应苛求他们做到画面整洁、涂色均匀,对孩子的指导要着重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和信心,并教给孩子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
中班:
1.幼儿已经掌握了一定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和表现技巧。
2.教师要减少直接的指导,着重知道如何充分使用工具和材料。
大班:
1.幼儿的操作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2.教师要以辅导者的身份观察孩子活动,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尝试,在适当时候给予帮助!
一、场地选择
1.美工区是以操作为主的区角,应设置在教室阳光充足的位置。
2.美工区常需要用水,位置应接近水源。
二、内容设置
1.平面造型:彩笔画、水彩、水墨手指画、拓印画等。
2.立体造型:捏泥、和面团、黏土等等。
3.自然材料剪贴、撕贴:沙子、树叶、蛋壳等等。
4.自然材料造型:豆画、石画,树枝画,等等。
5.废旧材料制作:纸盒、易拉罐、纸杯等手工制作。
三、投放材料
美工区活动丰富多彩,美工材料也是广泛繁多,各种纸、彩笔、颜料、剪刀、胶水、橡皮泥是必备的基础材料,其他材料因根据活动的展开来准备、充实。
注意事项:
1.材料投放应追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而进行设计。
材料结合活动主题,进行适当的变通,同时可以与其他目标进行融合,配合数学、习惯、社会化发展等多项教育提供材料。
2.材料的投放和调整不是一劳永逸的。
区域材料是否适宜,教师要观察幼儿活动进行判断,并且不断调整——这个过程中材料也在不断丰富、重新组合。
3.幼儿的创造性表征活动需要丰富、多元的低结构材料。
小石子、沙粒、树叶、布片、毛线绳等一些低结构材料容易获得,很适合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美术活动。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其他装饰性材料满足孩子的不同要求,拓展了活动内容。
4.材料摆放的位置和方式要适当,方便幼儿自己选取。
教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