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背景的幼儿德育教育

幼儿时期是幼儿的启蒙期,也是帮助幼儿建立健康完成的人格和道德素质的重要阶段。而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和接受教育最基础的场所,教师就需要不断的帮助幼儿改正缺点,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素质,为幼儿适应团体生活打下基础。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较为抽象,幼儿不能快速接受和理解内容的重点,其次德育内容不能遵循幼儿发展的各个阶段,导致幼儿德育教育与自身的年龄阶段产生差距。而在教学方式上,多数教师都是以自身为主导,没有将幼儿作为主体来进行教学,并且更加注重集体教学,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发育和差异。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反思自己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

1德育教育的形式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在幼儿园内的教学开展还有注重家庭教育,要求以家庭作为主要力量,全面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开展。在我国传统的文化教育中,家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强调一个国家想要长久稳定的发展,首先就要保障家庭的稳定发展。而幼儿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在德育教育上也尤为重要,因此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家长要和教师全面配合,做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结合,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德育思想以及道德素质,这也是幼儿常见的德育教育的形式。

2幼儿德育教育的教育内容

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加注重个人品德,强调人们要时刻以君子德行要求自己,因此如何将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并落实到幼儿的教育中,就需要教师将这些内容进行划分为以下几点:如何对幼儿开展良好的品德教育?如何加强幼儿发挥自身价值?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简单地开展相关的教育训练。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讲述一些经典典故《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故事,让幼儿在故事中学习如何接人待物,并且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简单的练习,让幼儿形成一定的思想,然后教师再进行知识的讲解,帮助幼儿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故事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而教师在传统的典故中,可以多选择一些简单容易理解的故事进行日常的教育,如《礼记》就能够满足幼儿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德育教育以及礼仪教育。

3幼儿德育教育的教育方法

3.1建立良好的成长环境

良好的成长环境可以潜移默化的对幼儿的德育教育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传统文化也一直在强调“蒙以养正”的教育观念,因此幼儿的德育教育需要在童年时期就开始正确的教育。而有效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成长环境,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在无形中就会影响幼儿,因此教师可以教室进行简单的布置,并且在日常的教育和生活中以身作则。

例如:幼儿在童年阶段是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并且还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把这些内容当做信息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幼儿德育教育的阶段就需要不断的建立良好的成长环境,并且教师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做到德育教育中的每一项,幼儿在模仿的过程中就会将其当做知识进行自我学习。

3.2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合到德育教育中,教师就需要以幼儿的真实情感作为基础出发点,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顺其自然成长,不过分压抑幼儿的天性。而在心学教育中王阳明提出:如何让幼儿拥有完整的个人人格,就需要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加以干涉和压抑幼儿的天性,但是也不能只监督完成其课业,约束幼儿行为,不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而这样的教育理念只会要求幼儿好学,而不会注重培养幼儿的品德和兴趣,而导致孩子只会学习却不具备良好的德道品质。因此教师不仅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良好的品德以及兴趣爱好。

例如: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兴趣爱好最快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唱歌、跳舞的形式开展。而歌唱、舞蹈、故事也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形式。在开展教育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典故《小儿语》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品德以及兴趣爱好,通过儿童故事来教育幼儿,这样不仅能够让幼儿对故事内容以及故事所表达的中心快速牢记,还能让幼儿产生一定的共鸣和同理心。

3.3教师提升个人素养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者、启蒙者,因此如果想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格和个人素养,教师就要不断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和作用。以此来看,教师首先就是不断地提升自我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发挥出榜样的力量,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学习和完善自己。因此教师一定要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要求,不断地学习传统文化充实自我,在与幼儿生活的过程中多与幼儿进行沟通,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去教育。

4结语

在对幼儿开展德育教育时,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而是要长期坚持对幼儿的培养,并且还要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形成家庭和幼儿园相互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将德育教育融合到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