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上幼儿园!就不去上幼儿园!”这种话语对新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经常听到的。但是对于特别喜欢上幼儿园的孩子突然说出这样的话,妈妈们肯定会心里产生大大的问号。
文中的主人公顾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有一天早上儿子突然拒绝上幼儿园。经过询问孩子幼儿园老师,也没有得到什么确切的结果。于是顾女士决定在幼儿园门门外蹲点观察。连续三天观察儿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让顾女士很愤怒!
顾女士观察镜头一:幼儿园开始做操了,孩子们都在老师的带领下整整齐齐的站排做操。而他的儿子在一旁跑来跑去根本没有加入到做操的队伍里去。当顾女士问孩子为什么不去做操?孩子表示说老师没有教他,他不会。
顾女士观察镜头二:幼园的小朋友围成圈在室外做活动,这时一个老师走过来把儿子带走了。
以上的两个发现让顾女士非常气愤!顾女士的儿子从小语言发育晚,通过检查医生建议孩子去培训机构学习。但是除了这一点毛病外,孩子身心是健康的。入园后,顾女士把孩子的情况实实在在的告诉了老师。由于孩子需要在培训机构上半天的感统训练课程。所以跟老师提出了只上半天课的请求。没想到孩子发育晚的事情,很快被全班所有的家长知道了。一次接孩子时无意间听到家长的议论,让顾女士怒不可遏!
顾女士冲动之下找到了幼儿园的领导。并与幼儿国领导发生了争执?
你凭什么把我儿子的问题告诉给所有的家长?如果是家长发现了我儿子的问题,他是怎么发现的?他又是谁?做为园长你是如何保护你自己园里的儿童的?一连串连珠炮的问题把幼儿园领导弄得哑口无言。
顾女士认为自己的孩子在表面上根本看不出问题来。肯定是幼儿园老师告诉家长的。但是许多家长纷纷表示他的儿子只要一接触就会发现他的不正常!
顾女士把自己录下来的视频放到了园长的桌子上,并指出他们把儿子当成问题儿童与其他孩子区别对待的错误。
而园长针对顾女士的视频慢慢地讲出了视频背后的原因。孩子不做操是因为孩子没有学,而学操的时间都是在下午。户外活动孩子被领走,是因为当时的户外活动老师人手不足,为了更好地保护孩子才让一个老师单独把他的孩子带走。
可是无论园长和老师如何解释,顾女士依旧固执的认为儿子在幼儿园里受到了歧视。不让孩子参加活动就是对孩子的否定。
面对顾女士怒气冲冲地指责,孩子的班主任倍感委屈。她对待每个孩子的教育都是公平的,只是因为孩子的个性差异不同,选择了不同的教育。
其实针对顾女士的儿子,老师对她是格外照顾的。在他身上花费的心思远比在其他孩子身上的心思要多得多。顾女士没有考虑到自己儿子的问题反而来责难老师有点儿强词夺理了。
针对这个事件,网友们也众说纷纭。
网友甲说: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就应该什么事儿认真分析后再做结论,不应该怒气冲冲的去指责园长和老师。
网友乙说:我就是一个幼儿园的老师,也遇到过这样的孩子,我深深地能够理解班主任这样的做法。因为这种孩子只上半天课,很难融入到班集体当中去。再说这样的孩子在活动中融不到活动中去,反而会搞破坏,会给其他孩子带来伤害。老师做法也是对其他孩子的保护。
网友丙说:顾女士对幼儿园要求的过于苛刻,幼儿园每个班只配置两个老师。老师不可能单独只管你一个孩子。如果你觉得怕孩子在这受委屈,就可以转到特教学校去。
网友丁说:做为特殊儿童的家长,遇到事情不能单独听孩子一面之词。
网友戊说:幼儿园肯定有不可推辞的问题。孩子只是说话晚而已,又在做训练,老师要对这样的孩子格外有爱心!如果家长送红包,肯定对孩子就好了。
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只能够通过这件事情,来说一说事情背后的教育道理。
孩子的成长是千差万别的,教育也做不到整齐划一。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然后用教育慢慢的引导改变孩子。
我同事家的孩子和顾女士的儿子差不多。在幼儿园里,无论别人是跳舞还是做操他永远是游离活动之外。面对这一现象,懂教育的同事表示了深深的理解。因为他相信老师不会为难孩子。也相信孩子是不喜欢才这样做的。
这种现象维持了将近一个学期,在学期末孩子渐渐地融入到了集体活动当中去。
关于孩子的成长,我们要给孩子以信心和时间,家长要顺其自然的引导与培养。另外只要你选择了幼儿园,就要对幼儿园的老师给予充分的信任。违背师德的老师毕竟在少数。
在这里不否认,存在强制教育,强制培养的幼儿园。对孩子采取整齐划一的教育,一旦有孩子跟不上便给定性为差生或问题学生,这是教育的大忌。还记得那些小学时利用课余时间为我们补课的老师吗?他们用爱心和耐心谱写了生动可歌的教育篇章!
总结:
孔子曰:有教无类。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的成长环境和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地认识了解自己的孩子,给孩子一个准确的定位。
同时对孩子的教育不要求速度,求效果。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教育更是百年育人的大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从爱出发,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适时点拨引导。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