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颜值再刷新青岛达尼画家村六

文/图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姜瑞胜郑成海

  虎年春节,当大家都在忙着走亲访友之时,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达尼画家村,来自五湖四海的画家们在享受新春喜庆的同时,忙着为线上线下的客户们赶制画品。

02:58

  画室外,低矮的平房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高大上的双气楼房,村里小桥流水,村头美术馆里画作琳琅满目,村里还建有电影美术学校……小村面貌日新月异,早已辨认不出当初的模样。近20年来,正是一群画家们的默默坚守,让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华丽转身为闻名全国的画家村。

  春节前后,半岛全媒体记者多次探访达尼画家村发现,如今,一些画家的原创作品一幅能轻松卖数万元乃至几十万元,有的甚至售价上百万。对画家们来说,他们忙年就是加快进度及时交付,让客户们在过年之前收到作品,挂到新房里开开心心过大年。

进入小山村,如置身城镇

  从沈海高速铁山收费站出来转到开城路,再拐入一条乡间小路,行驶几公里后,眼前豁然开朗,成片崭新的现代化建筑矗立前方,与周边一些村庄成排的平房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不是村口挂着的“达尼画家村”几个大字提醒,还会让人误以为走到了哪个镇上。

  记者驱车在画家村转上几圈发现,这里虽然是个“村”,可各种设施配备已丝毫不亚于城里。走进村口的达尼文化产业社区,大院里干净整洁,一排排居民楼之间的间距开阔,院子里还配上了凉亭等设施,堪称大花园。

达尼画家村全景航拍

  小区外面,燃气公司建起了天然气站,村民们用上了干净的天然气,取暖也用上了集中供暖。村子中间有一条小河,小桥流水,宛如进入画境。临街的门头房里开起了饭店、画廊、电商中心等,光超市就有好几家。村子西头,是一家画院和美术馆,画院对面是一所电影美术学校。为了方便游客,村里还建起了公厕。“人在村中走,如同画中游”,村里的一处简介中写道。

  村子的西北角是一处正在建设中的工地,正在建设的是两栋木结构建筑,工地门口的公示牌显示,未来这里将变成张家楼美术文化基地。

村民早已经住进了楼房。

六百余画师,来咱村上班

  来到达尼画家村,绿泽美术馆是必到的打卡地。馆内三层展厅展示了上千幅油画作品,吸引了来自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购买。

绿泽美术馆展出的作品

  绿泽画院不仅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油画企业,还是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绿泽画院总经理匡禹俊介绍,画院于年月在青岛辛家庄创建,年7月落户张家楼。目前,投资建成专业画室1.5万平方米,设有建筑面积余平方米的绿泽油画国际展览交易中心(美术馆),拥有高级职业画家36人、画师余人,在美国、法国设有销售机构,画品出口西欧和北美十几个国家,行销国内20多个省市。

  “我们画院采取统一资金运作、统一承揽订单、统一标准质量生产、统一出口销售。”匡禹俊介绍,为了让画师们在村里安心创作,绿泽画院建起了公寓楼,许多画师常年住在这里。他指着画院后面的一片建设中的高楼说,绿泽画院正在进一步扩建,未来计划从全国各地吸引更多的画师等来到青岛创作。绿泽画院已走出青岛,在济南开设了平阴绿泽画院,为残疾人朋友们点亮生命之光。

  据介绍,绿泽美术馆还设有油画体验室,可容纳余名村民共同进行油画创作。多媒体油画讲解绘画体验室可为前来研学的学生讲解油画鉴赏、油画品鉴、油画绘画等专业知识,还能定期为附近村民提供免费绘画培训,让村民亲身体验油画艺术魅力。

绿泽美术馆展出的作品

绿泽美术馆展出的作品

办起特色校,引来外地娃

  与绿泽画院一路之隔的是绿泽电影美术学校。年前临近假期,记者来到这里看到,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依然紧张有序。寒风中,各个班级的学生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在操场上跑操锻炼。

坐落在村子里的绿泽电影美术学校

  该校副校长张全金介绍,该校占地72亩,是一所由绿泽画院投资举办的全日制学校,被青岛市评为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在此课程中可以深度鉴赏油画作品,学习油画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审美情趣与艺术鉴赏能力。

  张全金告诉记者,学校从年开始规模化招生,共开设美术、影视、电子商务和旅游管理四个专业,共有在校学生多人,其中,美术特色专业共有学生50多人,学生们大多来自周边城市。现在,他们还在莱西建起了新校区,学校后面正在扩建教学楼,未来在校生总数预计可达人。

  绿泽电影美术学校不仅是一所职业中专,还开设了综合高中,为学生成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眼下,高三的学生们正在备战春季和夏季高考。“我们这里的学生既可以通过高考上大学,也可以选择毕业后到对面的绿泽画院当画师。”张全金说。

年前,学生们在学校里实操绘画。

一幅原创画,最高卖百万

  在村口的达尼油画电商中心,一位来自吉林的画师正在专心创作。画架上,一幅古装婚纱照油画已完工大半,画师手握画笔仔细地一笔一笔勾勒,跟照片相差无几。她说自己来自吉林,到画家村工作已经两年多了,平时主要与一些外地画廊合作接单。她手中的这幅写实油画是为青岛本地一位客户画的,已创作半个多月了,光这幅画就能卖2万元。

绿泽美术馆展出的作品

  在典艺画廊,女店主徐女士介绍,店里的油画分为临摹和原创两种,价格也存在较大差异,前者一般几千元就能买到,后者往往售价上万元乃至几十万元。她指着一幅人物肖像画说,这种写实油画现在很受市场欢迎,它是根据顾客个人照片进行创作,属于原创油画,因此一般价格比较高,一般得万元以上。

  徐女士透露,一般年底是油画销售的旺季,很多客户都希望赶在春节前把画挂到新家,开开心心过年。因此,这个时候前来买画的顾客络绎不绝,有时她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在绿泽美术馆,青岛绿泽画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匡禹俊介绍,他们三楼展厅展示的是院长解中才个人的作品,其中最贵的售价上百万元。记者看到,三楼展厅最醒目位置,悬挂的一幅创作于年的《鹅毛大雪》,售价为万元。

绿泽美术馆展出的作品

近千名村民,家门口就业

  村民王先生说,近20年来,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村里走的是土路,住的都是低矮的平房,如今走的是柏油路,住的是花园洋楼。”年,大泥沟头村在张家楼街道率先启动旧村改造,年全村居民搬进了十几栋新房,让周边十里八乡的村民们都羡慕不已。“俺家分了两套房,一共平方米。”王先生说。

达尼画家村旧貌(资料图片)

  据村民们介绍,大泥沟头村居民有00多人,如今村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改善了,大家有的进城务工,有的到附近的企业上班,收入不错。“家里的地转租出去了,一年还有几千块的收入!”村民王先生喜滋滋地说。

  资料显示,达尼画家村拥有山林亩、耕地亩,是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年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近年来,该村先后引进青岛绿泽画院、泽丰文化生态园等9家文化企业和山川画廊等10余家个人画廊画室,文化产业年销售收入3亿元。省级农业高新区核心区落户,绿色硅谷、中荷智慧农业产业园、青岛农业国际客厅等现代农业项目入驻,田园青岛综合体初具规模,“画·荷畔”精品民宿别具特色,达尼画家村不仅实现文化产业、现代农业、特色旅游融合发展,还带动近千村民实现村头就业。

  此外,该村建成了3.7万平方米的现代小区,配套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卫生服务站、幼儿园、村史馆、廉政教育长廊、健身公园、党建文化广场等,为党员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成为青岛市十大示范社区之一。

达尼画家村里不见了破旧的平房,居民住上了楼房。

油画带动下,惠及周边村

  张家楼街道办事处宣教文卫中心主任赵来春介绍,作为江北第一画家村,达尼画家村已成为西海岸新区乃至青岛的一张名片。目前,作为该村支柱企业,绿泽画院年销售额已达2亿多元。在绿泽画院的带动下,达尼画家村油画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目前,张家楼59个网格村组建了11个新村,达尼画家村成为周边7个网格片区村的中心村所在地。他说,达尼画家村正在建设绿泽画院二期、张家楼美术文化基地等项目,黑陶博物馆项目也即将开工。未来,随着这些文化产业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推动达尼画家村的经济发展。

  达尼画家村主任程楠介绍,由大泥沟头村等7个网格村组成的达尼画家村成立后,周边村庄的协同发展也提上了日程。目前,正在计划引进一家大型企业,发展蔬菜种植产业。

  程楠还透露,为了让油画特色更加鲜明,村里准备进一步做大做强该产业。一方面,计划成立画家协会,将画家群体通过行业组织聚拢起来,另一方面,加大引才力度,千方百计从全国各地吸引更多的画家聚集到青岛。未来,通过发展油画产销、旅游观光等产业链,让画家村变得更强更美更富。

村里有绘画为主题的雕塑

人物故事>>

十九年,一位画家的青岛梦

  窗外寒风刺骨,屋内温暖如春。

  2月5日上午,当大家都在忙着走亲访友之时,在达尼画家村一栋3层小楼里,画家程贵峰正在自己的画室里创作一幅名为《林间小溪》的油画。他要按照客户的要求尽快画完,给对方寄到家里挂上。

程贵峰展示自己的油画作品。

  程贵峰和妻子都是临沂莒南人。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打19年前来到村里办画室,就再也没有离开这里。

  岁的程贵峰自幼酷爱绘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小时候刚会拿笔就开始学习画画了。

  程贵峰说,他从一所艺术学校毕业后不久,来到青岛靠画画谋生。当时,他所在的画室位于西海岸山前村,在那里聚集了很多跟他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师。“老板接了单,再把活派给我们,画品的价格不一样,几元一幅、几十元一幅的都有。”

  年,大泥沟头村迎来了十几个穿着时髦、手拿画笔的年轻人,绿泽画院就在这几间破旧却干净的瓦房里安了家,大泥沟头蝶变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了……程贵峰正是那十几个年轻人之一。

  程贵峰回忆,当时每个画家都带着几十名画工,光他自己就带来了三四十名画工,总共加起来有三四百人,浩浩荡荡地住进了大泥沟头村。在村里的协调下,村民们腾出自家的空房,让画家们“安营扎寨”。程贵峰说,村里还特意拨出了村西的一块地给大家盖房子。

程贵峰是村里来的第一批画家,如今在村里经营着自己的画室。

  说起刚到村里的那段时光,程贵峰的妻子徐女士至今印象深刻。她回忆,当时两口子刚结婚,村里住不下,只好借住到了小泥沟头村。那时,每天来村里非常不容易,不仅路途远,还要脱鞋走过一条河,村里的路也不好走,到处坑坑洼洼,全是土路,出门买东西十分不方便。

  她向记者回忆,刚到村里的那几年,他们至少搬了七八次家。直到年新房建成,一家人总算在村里安下家。这是一栋独立的三层小洋楼,看起来有些气派,是用村里提供的地盖的。

  程贵峰在院子里种上了花花草草,还种上了大白菜、柿子树等,满园花香。这些植物和果实不仅装扮着小院,还成为他的画作中的“主角”。比如,他画的《百财》《好事一箩筐》等作品,画中主体均是自己院子里的一草一木。

  “画一幅作品,短的只需一天,长的一两个月。”程贵峰说,一年下来也就能画上百幅画。展室里,一幅名为《流金岁月》的画作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它以古画为背景,前景为一组静物。令人称奇的是,画面中苹果上的水珠、桌子边缘的磨损、桌面上的水滴等全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仿佛不是画,而是一个个真实的物体。这幅作品标价38万元。此外,《百财》《好事一箩筐》等油画的价格也高达7万多元。

在村里自己的画室内,程贵峰正在为客户赶制作品。

  正当程贵峰在画室里忙着创作时,他的妻子徐女士在旁边的画廊里也没闲着,她一边守着店面,一边画着画,动作非常熟练。长期的耳濡目染,徐女士成了丈夫的“高徒”,一幅画能卖数千元。

  程贵峰夫妇的两个孩子在画家村出生,老大今年即将参加高考。让徐女士感到骄傲的是,两个孩子遗传了父亲的基因,都颇具绘画天赋,对画画非常痴迷。眼下,大女儿即将踏上艺考之路。“大女儿的目标很明确,将来想当一名插画师。”她拿出了大女儿的作品向记者展示。

  在程贵峰的眼里,达尼画家村就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到了夏天,远处的荷塘香气沁人心脾,直接飘到院子里来,非常惬意。山上,天然的松树、板栗树等古树,非常漂亮。这些都是油画创作取之不尽的题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