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滑坡能让孩子之间拉开多少差距结果

一进入7月份,各地都陆续进入了暑假时间,孩子们是乐了,家长们却开始发愁了。不上学,天天呆在家里,还不得把家翻个底朝天!

更让人担心的是,一放假,孩子的心就散了,原来坚持很好的各种学习习惯都被打乱了,甚至连学习能力都会明显倒退。

美国暑期学习协会(NationalSummerLearningAssociation)的研究发现,所有孩子在暑期中断学习活动后,都会出现学习滑坡现象。

有一个专业的说法叫“暑期滑坡(summerslide)”,专门形容孩子在暑假离开学校后,学习能力明显下降的现象。

他们对一些学生从一年级追踪到22岁,结果发现,不同社会阶层让子女参与暑期学习的程度不一,由此对其学习成绩和前途产生了深远影响。

让我们用数据说话:

1.绝大多数孩子暑假期间的阅读和算术能力整体平均退步2个月;

2.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阅读能力额外退步2-3个月,到五年级时暑假滑坡累计效应可致阅读能力下降18个月;

3.到9年级时,低收入家庭和中产阶级家庭孩子之间的平均阅读能力差距在2-5年,其中有2/3的原因来自于暑假滑坡;

4.开学后弥补损失需要花的时间4-6周。

年美国西北测评协会(NWEA)在个学校范围内,针对3-8年级孩子做的学业测评跟踪结果。F代表秋季开学,S代表暑假开始。

我们假设有两个学龄儿童,分别是高收入家庭孩子小H,和贫穷家庭孩子小L。小H上的是评分较高preschool(相当于幼儿园),而小L基本不上或者上很一般的preshool(美国5岁以前的preschool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需要自费)。同时还需考虑早期阅读积累的差距。综合起来,在入小学之初,两个孩子已经存在6个月的进度差距。

我们再来看小学阶段。假设两个孩子的小学教学水平相当,K年级阅读进度和成果均为9个月。但是到了暑假,小H持续阅读、家庭旅行等持续学习机会,促成1个月的进步,从到现在累计学习进度为6+9+1=16个月;而小L没有阅读和其他持续学习机会,退步了2个月,累计为0+9-2=7。小学第一学年结束,他们之间的差距拉大到了9个月。

到了一年级,每人继续进步9个月,暑假过后,小H为16+9+1=26,小L为7+9-2=14,差距为12个月。

如此继续下去,到了中学,小H和小L间巨大的学业鸿沟可达到几年的差距!

这个问题只发生在美国孩子身上吗?不存在的。全世界的孩子都得面对。下面是英国的教育机构OxfordLearning调研结果。

·暑假损失的数学技能,平均2.6个月

·暑假损失的整体技能,平均1个月

·暑假损失的阅读技能,平均2个月

·开学后弥补所需时间平均6周

·到小学六年级,由暑期滑坡导致的学业水平差距可达两年以上

实际上家庭收入并非根本的影响因素,关键在于父母有没有提供给孩子暑期阅读的机会。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低收入家庭孩子拥有阅读书籍的机会时,他们阅读成绩提高的程度反而高于中产阶级家庭。

就跟之前和大家反复说的一样,家庭收入并非直接的影响因素,只是增加了孩子获得某些学习资源和机会的可能性。

再富有的家庭,从来不给孩子买书,也是白搭。但是低收入家庭,只要有阅读的意识,就会想方设法提供给孩子对等的条件,完全可以进步。记得看过这样的例子,一个贫困的家庭,父母是收废品的低收入劳动者,可是经常会从回收站带回成捆的废旧书籍给孩子阅读,还会带孩子去书店看书,这个孩子后来考上了北大中文系。

那不让“暑期滑坡”现象出现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是什么?

·坚持阅读:设置明确的读书目标、让他参加读书俱乐部、听音频版的图书等等。

根据学乐的调研结果,如果每天坚持20-30分钟的阅读,整个暑假坚持读完6本书,就能有效防止退步。当然如果能读更多些,效果会更好。

这个暑假,和斯隆一起阅读吧!书的选择,要注意难易程度,太简单了不会有所提高,太难又会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理解和阅读兴趣。不知道孩子的阅读水平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