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3岁多了,按道理今年9月就要去上幼儿园了。然而奇奇妈却因为这个问题日夜睡不好觉,生怕一年前的惨象再次上演。
奇奇两岁的时候,妈妈给她报了个早托班,自己准备重返职场。没想到的是,送孩子上学比带他打针还要困难。
每天早上奇奇都能从家一路嚎叫到幼儿园,小手攥着校门口的栏杆声嘶力竭地哭闹,有时甚至躺在地上打滚撒泼。
勉强上了几天,医院了。原因就在于无论老师怎么哄,奇奇都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抹眼泪,饭也不好好吃,午觉也不肯睡,硬生生把自己熬到了感冒发烧。
奇奇妈心疼孩子,这才延迟了重返职场的计划,又让孩子在家玩儿了一年。
“但今年这小班必须得上啊,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奇奇接受幼儿园生活呢?”奇奇妈已经被这个难题困扰了一个多月。
造成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大类:
1.孩子对父母存在安全依恋感。
为了照顾好孩子,奇奇妈辞职带娃,基本没跟宝宝长时间分开过。
因为孩子对妈妈产生了强烈的依恋心理,一旦分开就会陷入难以自拔的崩溃情绪。
2.幼儿园有令孩子内心抗拒的因素。
幼儿园的规矩总是比家里更多,比如不能浪费食物、必须睡午觉等。
受到约束的宝宝内心不满却不会表达,只能以哭闹来抵抗。
学前教育的好处良多,不仅能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交集能力和自控能力,还能帮助宝宝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完成小学所需的预备教育。
面对孩子适应幼儿园这个难题,家长们切不可走极端,要么宠溺过度,干脆放弃学前教育;要么严厉呵斥,试图以家长权威命令宝宝服从。
家长需要智慧地解决这个问题,做到既有坚定的态度,又要用温柔平和的技巧。
比如前文中的奇奇妈,她就可以尝试以下这5个步骤——
1.慢慢帮助孩子克服依赖心理。
几乎从未和母亲长时间分离的孩子,必然容易产生依赖情绪。既然这样,不如对症下药,慢慢延长亲子分离的时间。
比如奇奇妈可以把孩子托付给朋友照顾几个小时,再逐渐过渡到把他送到父母家一两天。
当宝宝逐渐适应了妈妈不在的情境,心里的依赖就会慢慢回归正常值。
2.让孩子对幼儿园充满好奇。
小区里的幼儿园紧挨着主路,乐乐妈每次带宝宝经过时,都会指着正在做游戏的小朋友说:“等你三岁的时候,就可以跟他们一起玩这些游戏了。
幼儿园的老师还会带着小朋友们做手工、唱歌,像游乐场一样。”
通过“打预防针”,乐乐对幼儿园的生活有所了解,甚至对自己的三岁生日满怀期待。
这种提前培养好奇心的方法,其他家长也可以试试。
3.提前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可以把自己当成是孩子的玩伴,以平等的语气和宝宝交流,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感。
除此之外,上厕所、穿衣、吃饭这些小习惯也要有目的地培养,甚至还可以让宝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如果宝宝能在幼儿园里照顾好自己,并且还能配合老师、帮助其他小朋友,那孩子对群体生活的抵触情绪也就减弱了。
4.鼓励孩子跟同龄的小朋友交往。
如果幼儿园里有孩子的玩伴,他们很容易就会忘记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家长们可以多带孩子在小区里走走,鼓励他们与年龄相仿的孩子建立友谊。
如果孩子性格内向,妈妈可以帮孩子准备一些小礼物送给朋友,帮助宝宝学习社交。
有了小伙伴的陪伴,孩子的校园生活就会顺利很多。
5.帮宝宝准备一个“安慰物”。
想要帮孩子适应新环境,家长可以帮宝宝准备一个他熟悉的小物品,比如小毯子、毛绒玩具、妈妈的发卡等等。
同时还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想妈妈了,就可以摸一摸这样东西。妈妈会给你勇气,陪伴你克服困难。”
有了这件安慰物,就能帮助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到心灵寄托,完成自我安慰,从而减弱甚至消除焦虑情绪。
宝宝对于新生活表现出适当的抵触情绪,这样的情况十分正常。
在这个适应过渡期,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和宝宝共同度过难关。
孩子终归要适应集体生活,慢慢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情绪稳定的性格。
请家长提前做好以上5点,帮助宝宝们轻松适应幼儿园生活!
我是你的儿科医生雨滴,写文不易,你的点滴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请多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