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我陆陆续续看了许多纪录片,其中最想要给大家安利的是《人生第一次》,豆瓣评分高达9.2,和《人间世》是同一个导演,但它少了些残酷和不幸,多了些温情和欢欣。
一共十二集,每一集选取普通人人生中意义重大的“第一次”进行纪实拍摄。虽然是别人的故事,但却有许多画面能引起群体共鸣,看完仿佛是自己过完了平凡而短暂的一生,真的特别好哭。
《人生第一次》用它平淡、温和的镜头,唤起了我们对那些日渐模糊的“第一次”的回忆,也对那些还未经历却即将到来的“第一次”有了更多的思考。
1《出生》
关于万物之始,我们总是心存浪漫,然而对于其中的艰难,有时候我们却无法预料。
在中国,每一天大约有五万个宝宝会诞生,这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件人生大事。
现代医学将疼痛感分为十二级,分娩有多痛呢?
纪录片里说,“就像有人要从你鼻孔里挤出一个西瓜,或有人用尖头皮鞋不停地踢你的肚子”。
进行分娩模拟体验的男士们,没有人能坚持到最后。
哪怕是有经验的二胎妈妈吴丽辉,等待开指打无痛时,也依然痛到流泪。
即使有了无痛,生产也不会变得轻松。而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疾病的向爽而言,面对的局面则更加惊险复杂:
因天性心脏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向爽需要立即做心脏外科手术。孕27周的她肚子里有一对双胞胎。
虽然是母体手术,但腹中两个胎儿死亡的风险高达30%,家人在手术室外害怕又担心。
好在向爽的心脏手术很顺利,孩子也平安无事。一个月后,这个无比勇敢的妈妈再次接受剖腹产手术,当得知母子三人都安好的消息后,丈夫王翔激动地发出感慨:
这个处处照顾妻子的情绪,第一时间关心妻子情况,在手术室外努力不让自己崩溃的男人,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丈夫、爸爸应有的担当。
做了妈妈的人都明白,一个生命健康平安的来到这世上是多么不易,孕期的艰辛,分娩时巨大的痛苦,以及生产后那撕裂的感觉,深深地烙在了每个妈妈的记忆里。
向爽给双胞胎取名为“春和”、“景明”,这是她做胎梦受到启发而来的名字。
2《上学》
许多网友说,看完第一集恐婚恐育;看了第二集,又觉得可以试一试。
离开父母去幼儿园是孩子和父母的第一次分离,小小孩们需要努力克服自己的分离焦虑,然而却不那么顺利。
▼有倒地哭的
▼有哭出鼻涕泡的
▼有带动全班一起哭的
真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号啕大哭的娃。
但我们也会对这些小脑袋瓜里装着的各种想法感到惊讶,他们会用自己的词汇去表达什么是“勇敢”。
用还不成熟的思维,尽力去理解“童年”是什么。
他们的理想有时让人诧异又感动,比如这个男孩,他的愿望是做一个普通的爸爸。
生活就像一条溪流,当我们身在其中时,总是很难去察觉到其中变化的力量。我们总认为孩子还太小,却不知道他从什么时候起,已经开始对父母的不易有所体察了。
养孩子这件事虽然总是喜忧参半,但孩子们一点点的成长、一次次的变化带给我们的惊喜,又好像足以抵消之前经历的生育痛苦,创造一个新生命其实是件美好而伟大的事。
3《长大》
对留守儿童而言,成长往往伴随着沉默。他们早早的懂事、独立,但这些内敛的孩子,其实很需要表达自己的情绪。
即使学习诗歌并不会提高升学率,漭水中学的校长也坚持开办诗歌课,因为他希望诗歌能为这些孩子们的感情找到一种出口。
由于母亲要挣钱供两姐妹上学,12岁的穆庆云已经独自生活了两年。一次野外诗歌课上,老师对大家提出问题——“十年后,你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爸爸妈妈?”
穆庆云的答案表达了她对妈妈的想念、以及埋怨。
被诗歌轻叩心门的她逐渐打开心扉,回家写下了一首诗,和远方打工的母亲视频时,她第一次把诗念给了妈妈听:
没什么文化的妈妈,却一下被触动了。
诗歌让穆庆云找到了和母亲沟通的另一种方法,通过诗歌,妈妈感受到了女儿对自己无尽的思念。
孩子们写的诗自然、清澈,透着股灵气,他们眼里丰富的世界和明亮的色彩,大人看不见。
被问及为什么坚持让孩子们学诗歌时,校长的回答令人动容:
“诗歌也许不能改变命运,却可以改变一个人,学了诗歌的孩子,不会去砸玻璃。”
是诗歌让这群偏僻村庄的留守儿童,有了排解孤独、诉说心事的空间。
4《进城》
孩子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偷偷长大,父母也在孩子看不见的地方咬牙坚持。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一次次的离家远行,即便孩子哭的撕心裂肺,也不敢轻易回头。
这样的场景早已经历了很多次,但就算是钢铁般的父亲,上车后也依然鼻酸流泪。
农村妇女王银花接受了护理培训,她想去上海打工。但丈夫、亲戚纷纷劝阻,他们从“大城市上厕所都要花钱”说到“你走了这个家就散了”,让她动摇了打工的念头。
可第二天,她还是出现在了火车站。在家务农,无论怎么勤恳劳作却依然贫穷,外出打工不能拥抱孩子固然心酸,但孩子得不到更好的教育让她觉得心有不甘。
一开始王银花听不懂上海话、站在旁边手足无措,但她努力练习、反复背诵的样子,让我知道她一定能做好。
最有感触的,是王银花在外滩和女儿视频的那一幕:
“我给你看一艘漂亮的大船。”
“看见了,好不好玩?”
“好玩的,你想不想来?”
“想想想!”
“妈妈再过两个月就可以带你来了!”
这一刻,王银花给孩子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她让女儿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也用尽全力在女儿的心里撒下了一颗种子。那一夜她辗转反侧做出的决定是对的。
不能拥抱孩子确实心酸,但生活从来都不容易,我们只能适当妥协、权衡利弊,然后坚定地向前走。孩子也许只记得父母一次次离开自己,但他们终会明白,父母每一次的离开,到底需要多大的勇气。
5
从婴孩的第一声啼哭中开始,以在亲人的泪水中告别结束。在这之中,我们第一次拥有爸爸妈妈,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再到第一次做别人的爸爸妈妈,这些弥足珍贵的第一次,构成了我们的人生图鉴。
大多数人的人生其实大同小异,但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些闪耀瞬间,也正是那些时刻带来的幸福欢欣支撑着我们走过暗流涌动的时刻。在繁华的尘世里,即使渺小如微尘,也要努力成为家人的庇护伞,纵然生活不如意,也以坚韧的姿态去笑对命运,普通人平凡的一生,同样值得被看见。
人生还没过半,还有很多第一次等着我们去体会,无论这些第一次是悲伤、平淡、灰暗、绚烂,都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希望我们都能,活在当下,珍惜眼前。
家有五岁牛宝,擅长用漫画记录宝宝的日常和带娃心得。更多有趣、感人的母婴漫画,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