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需要和妈妈面临九次分离,前两次

白癜风怎么治疗可以好 http://m.39.net/pf/a_7461259.html

“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所谓的母子一场,无非是母亲在一次次地目送孩子渐行渐远。从宝宝第一次学会走路,妈妈此生就注定只能站在身后远远地看着了。

在孩子的一生当中,往往需要和妈妈面临九次分离,前两次是喜悦,后七次却一次比一次戳心。

孩子一生,需要和妈妈面临九次分离

梦雅的女儿三岁了,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小家伙还是十分依恋妈妈。梦雅好几次试图把闺女送到幼儿园,都在孩子的哭闹之下心软放弃了。

“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想把孩子送幼儿园去,可是娃一哭,我也跟着心疼了。”梦雅眼角含泪地说。

送孩子上幼儿园,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大难关。孩子哭闹撒泼找妈妈,家长跟着揪心不已,实在心疼,实在舍不得,同时又担心幼儿园伙食不好、管得太严。

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越是舍不得孩子,上幼儿园这个难关就越是过不去。

在孩子的成长历程当中,与父母分别是痛苦的过程,也是必须经历的成长。每个孩子一生都要经历九次别离,其中有喜悦,也有戳心。

第一次:分娩

孩子和妈妈的第一次分别,是十月怀胎之后,瓜熟蒂落,必须要面对的分娩。分娩是喜悦的,孩子在响亮地啼哭,而大人们却露出欣慰的笑。

怀孕的时候,宝宝和妈妈血脉相连,等到剪断脐带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孩子从此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与妈妈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别离。

第二次:学步

刚出生的小婴儿,还需要妈妈夜以继日地照顾,每天喂奶、换尿布,不分白天和黑夜,常常要把宝宝抱在怀里,跟妈妈亲密地接触。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小家伙开始学爬、学坐、学站,最终学会走路,迈出探索世界的第一步。宝宝学会走路是喜事,同时也意味着,今生今世妈妈都要在看着孩子的背影了。

第三次:上幼儿园

宝宝的双腿变得越发灵巧了,不仅会走,还会跑、会跳了,淘气起来满屋乱跑,妈妈都追不上,一边埋怨娃太难带,一边又露出宠溺的笑。

宝宝三岁了,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这次的分别不再充满欢笑,而是满含热泪。孩子舍不得妈妈,妈妈也舍不得宝宝,虽然不舍,却又必须迈出这成长的第一步。

第四次:进入小学

从幼儿园毕业以后,宝宝已经不再是宝宝,而是学龄期儿童了,这个时候人生需要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正式进入小学校园。

这个时候的孩子不再那么依赖妈妈,会自己独立穿衣洗漱,背上小书包,迈进崭新的学校,结识新的同学和伙伴。

第五次:青春叛逆

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们会发现,孩子开始有自己的小心思,不再事事围绕妈妈转,学校里的事情也不那么喜欢跟妈妈分享了。

等到了十三四岁,青春期萌动的男孩女孩们,开始发展出青涩的情感,开始和爸妈产生距离,开始叛逆,想要逃离,让爸妈们心碎又无奈。

第六次:上大学,远走他乡

短暂的中学时期很快就会过去,等到告别了青春期,孩子却已经背起行囊,准备远赴他乡求学。

到了大学校园,孩子们也彻底进入了成人的世界,和爸妈的联系越来越少,学校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在家里陪伴父母的假期,渐渐屈指可数了。

第七次:毕业工作

如果说学校还有寒暑假,放假后孩子还会宅在家里,那么工作以后,就真的和父母分离开了。

孩子们要去拼搏、去创造自己的天地,要外出租房子、找工作,开始崭新的人生。而早已年迈的父母,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没有暂停键。

第八次:组建新的家庭

工作渐渐稳定,孩子找到了心仪的另一半。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长大成人的孩子,终要成立新的家庭,爸妈反而成了外人。

第九次:一生永别

养儿方知父母恩,等到小家庭迎来新的生命,才知道为人父母的不易,而此时回头再看,父母已经双鬓斑白。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总想着忙完这一阵,再回去陪一陪父母,可是忙完这一阵,还有下一阵。总是等到老人缠绵病榻,才终于想起陪伴。

等到阴阳相隔,就成了永远的遗憾。趁着父母还健康,多陪陪他们,就是做子女最大的孝心了。

人生就像一场轮回,我们从子女变成父母,从黑发变成白发,只为在这世间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

父母子女的九次离别,你在经历哪一次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