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宫崎骏的人,都不该错过这部纪录片

白癜风初期症状有哪些 http://m.39.net/pf/a_9366530.html

爱看动画的人,没人不知道宫崎骏。

勇敢的千寻,胖胖的龙猫,还有帅气的哈尔。

宫崎骏动画里所有的角色都那么鲜活生动,令人难忘。

有人说,宫崎骏的世界就是童年的世界。

那么,爱看宫崎骏的你,一定不能错过这部纪录片。

《梦与狂想的王国》

《梦与狂想的王国》是一部非常专业并且可爱的纪录片。

拍的是吉卜力工作室的日常工作状态,带观众探秘手绘动画的创作过程。

在片里,有人们平时绝对想象不到的吉卜力和宫崎骏。

外界赫赫有名的吉卜力工作室,被员工用“有趣”一词来形容。

吉卜力工作室每天都有固定的“音乐体操时间”。

到了这个时间,所有人都要放下画笔,起身开始做体操。

宫崎骏也不是大家所看到的严肃形象。

私底下,他会有很多可爱的举动。

会对放在窗户边的小羊工艺品说:辛苦了。

会每天都跟幼儿园的小孩打招呼。

会对着老友撒娇。

还会说:我是一个20世纪的人,我不想面对21世纪。

说完,就挠着头走开。

这样的日常状态,琐碎又温馨。

却让很多人,看一次就哭一次。

不是因为片子拍得有多煽情,而是因为,看这片的时候,会让人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那些宫崎骏的动画。

在《梦与狂想的王国》拍摄时,宫崎骏和团队正在制作《起风了》。

从最初的分镜头绘本。

到看到成片。

电影整个的制作过程都被记录了下来。

所以看的时候会让观众不由自主开始联想:当初的《千与千寻》、《龙猫》也是这样被大家讨论过后,一点一点修改才画出来的呢。

不过,感动归感动,可千万别被可爱的宫崎骏迷惑了。

他的确有可爱的一面,但工作起来,他可是相当严肃的。

另一部纪录片《不了神话宫崎骏》里,就把他称为是“动画界的魔鬼”。

吉卜力工作室有一位超讨人喜欢的猫咪牛子,受尽万千宠爱。

宫崎骏也经常跟牛子说话,逗它玩。

但就连牛子都不敢走近工作状态里的宫崎骏。

可想而知,宫崎骏在工作时有多专注。

在外界看来,宫崎骏是天才。

创作的知名动画数不胜数,经典角色一个又一个。

但只有看过宫崎骏真正的创作过程,观众才会明白:天才付出的努力,比平常人多太多了。

他每天11点上班,晚上9点放下铅笔。

但放下笔并不意味着他要休息。

他还会回到自己的私人画室,继续做些跟工作相关的事情。

工作时间长,工作的内容更是费脑。

很多人都不知道,宫崎骏从来不写剧本,他都是用分镜绘本来取代剧本的。

所以,没有员工知道电影的结局是什么。

就连宫崎骏自己也会很困惑,不知道自己最后会做出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但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没关系,总之,做的不好,是绝对不能给观众看的。

此处很想艾特某些演员和导演。

宫崎骏说:我的员工曾对我说完全不懂我的电影,我的作品的世界。

这样的话,未免有点让人伤心。

但宫崎骏又表示没关系,因为:创作《千与千寻》的时候,我也不懂。

所以,他似乎是在凭借本能来创作动画。

哪怕那么了解整个故事,哪怕每一帧的画面都细细看过、修改过,他在看到成片时还是会忍不住流泪感叹。

《时代周刊》这样评价宫崎骏——

在这个兴起用电脑作画的年代,如皮克斯跟迪斯尼公司的《汽车总动员》、《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等等,宫崎骏依然一心一意地用人手去创造一个宁静的美丽的禅之世界。犹如清水滴在长满青苔的岩石上,犹如一列火车在黎明时分驶过大海。

或许,正是拥有这样的一颗赤子之心,他才能做出那么多打动人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起风了》曾是宫崎骏公开承认的封笔之作。

纪录片里,拍到宫崎骏的手稿时,纸上也写着:这次飞行后,我要退休了。

但时间穿越到年,我们已经知道,宫崎骏食言了。

他没有封笔,而是继续拿起画笔画下去了。

因为,心里实在是放不下动画啊!

他说——

与其什么都不做的死去,还不如在制作中死去的好。

年近80,他依然在追梦的路上,依然想做出让人感叹的作品。

所谓巨匠,就是如此。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因为成长而变得麻木,生活的琐事、感情的不顺、工作的压力......这些东西一点点让我们的心灵变得迟钝。

很少感动、很少哭,几乎一整天都是一张冷漠脸,仿佛戴上面具就能保护自己。

但是,有一种温度可以击穿所有的伪装,让我们重拾熟悉的感动。

那就是——宫崎骏的动画世界。

时光荏苒,初心不变。

所以——

宫崎骏爷爷,拜托你一定要健康!

愿你能拿着你最爱的画笔,画到天荒地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