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读书月,如何将阅读的种子种在孩子的童年记忆里,让阅读带来的幸福感陪伴孩子成长?本文依据宝宝对阅读感兴趣的程度,手把手教您在不同阶段培养宝宝阅读习惯的技巧。
阅读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养成阅读的习惯将终生受益。阅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自由。正当读书月,迷人的书海中,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未曾谋面的朋友,不期而至的相逢。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丰盈TA们自由翱翔的羽翼,一起来学习吧!
第一阶段:兴趣培养,分享激发宝宝阅读兴趣的Tips如下。
适用年龄:1.5岁以内(考虑到个体差异,年龄仅供参考。)
1)撕纸:宝宝七八个月大时,几乎拿本书就撕了往嘴里塞。此阶段家长可提供不同质地的纸让宝宝豁出去撕,培养TA和纸的最初情感。
2)让书触手可及:将宝宝的书放在TA够得着的地方,如书架底层。
3)家庭阅读氛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家长爱阅读的习惯,会让宝宝在潜移默化中对“书”产生好奇和兴趣。
4)不攀比不强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更是如此,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宝宝的阅读兴趣,但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强迫TA去读。
有了这些铺垫,相信宝宝对阅读产生兴趣是迟早的事情。
第二阶段:家长读,宝宝听——宝宝读,家长听——建立阅读和生活的联系
适用年龄:1-3岁,该阶段的宝宝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家长通过让宝宝自己读,培养TA的语言能力,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帮助TA建立和外部世界的联系。
入门级绘本首推《小熊宝宝绘本》,这套绘本涵盖了宝宝生活的各个方面:吃饭、睡觉、洗澡、穿衣、整理、问好、交友等。家长首先带着宝宝读,待TA记住整个故事梗概后,请宝宝为家长读绘本。同时请家长将绘本内容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我女儿一岁多时,每次整理玩具,我都会念叨从《小熊绘本》里学到的“嘿嘿哟,收起来”,她也效仿并且将玩完玩具就收起来,好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第三阶段:另类阅读——方言+故意读错+表演
适用年龄:2-4岁,过了令家长头痛的Trouble2,还有Trouble3,Trouble4.如何借助宝宝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让TA在绘本阅读里获得快乐,另类阅读是一个棒极了的选择。
对于内容特别贴近生活的绘本,家长可以尝试另类阅读。推荐三种我经常采用的方法:
1)用普通话+地方方言分别朗读绘本。比如《米菲系列》,色彩比较单一,只读文字太单调,我就用家乡话读给宝宝听,宝宝笑得前仰后合,一遍又一遍让我读。
2)故意读错或读反。我故意读错时,和语境差异很大,宝宝先是惊讶,继而一板一眼地纠正我。看着小小的TA为我挑错,的确有“小确幸”的“赶脚”。读反的好处是完全用不着专门教宝宝反义词啦!一举两得!
3)一家三口齐上阵表演绘本,这是孩子绘本阅读过程中最幸福的时刻。以《我爸爸》和《我妈妈》为例,爸爸和妈妈分别模仿绘本里的内容扮演“真的真的很棒的爸爸和妈妈”。诸多家长对这两本绘本的第一反应都是“这爸爸妈妈画得也太丑了吧”,但是,宝宝们却特别喜欢这两本书。邀请你们今晚就试试这种阅读方法,看看效果如何?
第四阶段:自主阅读——游戏激励+带着问题阅读
适用年龄:4岁以上,此阶段的宝宝有了一定的理解力,甚至可以自己创作小故事,而家长也想拥有一点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如何让宝宝和家长的小心愿同时满足?自主阅读值得尝试!
这招需要结合宝宝的兴趣,适用于尚未阅读过的新绘本。
我女儿最近超级喜欢玩“你猜猜……”的游戏,比如“你猜猜我哪个手里有东西?”“你猜猜我给你带了啥礼物?”当我猜错时,她特别开心。
临睡前,宝宝又抱来五本新借来的绘本,挑了其中最厚的一本《穿靴子的猫》让我读给她听。
我当时刚好有事,就灵机一动,对她说:“宝宝,你先自己看,同时把你的问题都记下来,然后妈妈再给你读并回答你的问题,怎样?”趁她还在思索的空儿,我赶紧补了一句:“我猜你能找到7个问题。”这句果然调动了她的积极性,她立马一声不响地开始读了。
就这样我们娘俩各自忙自己的事情,我瞥了她一眼,她读得还挺认真。
过了十来分钟,她告诉我总共发现了6个问题,首先证明我猜错了,然后一一介绍起她的问题来,我快速记下她的问题后带着她开始阅读。
读完一遍,看着她还有点意犹未尽,我鼓励她再看一次,并猜她这次会发现6个问题,同时我继续忙我的事情……
就这样,我除了获取属于自己的几个碎片时间外,更令我惊喜的是,宝宝第二次的观察比前一次更为细致,从她两次问的问题就可见一斑,有一个问题甚至连我都没注意到。
阅读从带着疑问开始,原本应用于四六级阅读理解的方法对宝宝同样管用。
第五阶段:绘本制作——动脑、动嘴、动手,一起来!
适用年龄:4岁以上。拉拉书,洞洞书,立体书,倾斜书;中文,英文,无文字书;动物,植物,汽车,人体,宇宙;贴纸书,涂色书,手工书……看了这么多种书,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做绘本?想想都激动!
如下将我从国际儿童之家绘本馆学到的做法简述如下:
1.将一张全开的白纸折叠成A4纸大小。
2.请宝宝自创故事,我女儿根据幼儿园学到的《猪妈妈的夹心面包》创作了《鸡妈妈的点心》。
3.编好了故事,开始画绘本。只是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难题,不会画鸡妈妈,幸好有老师在,教会了她画鸡妈妈。鸡爸爸,鸡姐姐等只需调整下不同部位的比例即可。
在画绘本的过程中,我发现地上有一个蝴蝶剪纸,捡起来递给她,她临时增加故事内容,“一群蝴蝶来鸡妈妈家里做客……”;旁边的姐姐送来一个窗花,她再次增加故事情节,“过年了,鸡妈妈带着鸡宝宝一起贴窗花……”阿姨留下了几个彩色剪纸的碎片,成了鸡妈妈粮仓里的粮食,真真切切的脑洞大开。
4.利用彩色剪纸、纽扣、树叶、棉花等等其它材料,使绘本立体化。待绘本制作完成后,签上小作者的名字,连我都觉得成就感爆棚!
整个过程中,除了帮助她将全开的纸折叠为适宜大小外,我只是在旁边辅助,故事创作、画绘本,涂色、剪装饰用的彩纸、涂胶水等几乎都是她独立完成。一本小小的绘本,她全身心做了一个多小时还不肯放手。尽管内容任性,色彩任性,形式任性,却乐趣无穷!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下,手机、pad等电子产品大有代替纸质书籍之势。电子书有电子书的优势:便捷+海量信息,但除了旅途中,我依然倾心于纸质书。年少时每次开学,拿到新书后总会不由自主地闻一下书香,那份欣喜,满足和期待至今记忆犹新!如今为人父母,更加珍视与孩子一起阅读带来的幸福感,一份带着书香的幸福!
本文转载于网络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亲子陪伴)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