窨井盖,一个容纳城市污水、管道之地,被我们踩在脚下而熟视无睹。在上海市冰一个不起眼的窨井盖激发了孩子们的游戏探索兴趣。更可贵的是,老师们亦步亦趋地随着孩子的发现,不断地反思、支持孩子们的经验拓展和探索深入。一起来看看窨井盖到底有什么玩头吧。
1、散步中的意外邂逅
又到了户外散步的时间,虽然冷风萧瑟,但大二班的孩子们兴致不减。散步途中,孩子们忽然驻足停留,他们半蹲在地上,低声议论着:“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啊?”“花纹挺好看的,还凹凹凸凸的…”“上面还有洞洞,下面藏着什么东西啊?”仔细一看,孩子们围在窨井盖边,饶有兴趣地讨论着。
教师一边听着孩子们的问题,一边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孩子们则在同伴和老师的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及困惑。
虽然窨井盖在路边随处可见,但随着孩子们进入大班,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更加敏锐。在“我们的城市”主题中,孩子们获得了丰富的城市相关经验,这次散步中的驻足看似“意外邂逅”,实则“水到渠成”。当这一契机到来之时,我们并非着急地介入其中,而是为孩子们提供充分的接触、观察、讨论的时间以及机会。
2、窨井盖的种玩法
户外游戏时间,孩子们从材料柜里取出了熟悉的低结构材料以及粉笔。正当我以为他们要与往常一样大石块上尽情创作时,他们却猫着腰靠近窨井盖。
窨井盖能怎么玩呢?只见孩子们巧妙地利用了窨井盖的形状,用树枝、树叶等低结构材料拼搭出房子、人脸等造型,还用粉笔在窨井盖上涂色……原来窨井盖还可以这么玩!
充分的时间让孩子们能与周围环境和材料充分互动,充分的感知与已有经验一起迸发出了新的火花。虽然之前的邂逅看似短暂而分散,但是孩子们却没有将它抛之脑后,反而在低结构活动中将其与已有经验进行串联,丰富了游戏情景,将窨井盖变成了游戏中的低结构材料。
3、窨井盖大调查
随着孩子们对窨井盖的兴趣越发强烈,我们鼓励他们自由组队,开始“窨井盖大调查”。
他们会记录下什么呢?只见一个个图符跃然纸上,每个小组都为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发现——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