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成效。会上通报,十年来,学前教育资源总量迅速增加,年全国幼儿园数达到29.5万所,比年增加12.8万所,增长了76.8%,有力保障了不断增加的适龄幼儿入园需求。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年全国幼儿园在园幼儿数达到.2万人,比年增加.8万人,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年的62.3%提高到年的88.1%,增长了25.8个百分点,学前教育实现了基本普及。中西部和农村发展最快,全国新增的幼儿园,80%左右集中在中西部,60%左右分布在农村。十年间毛入园率增长幅度超过30%的13个省份都在中西部,“三区三州”等原深度贫困地区入园率显著提高。
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达到24.5万所,占幼儿园总量的83%,其中公办园12.8万所,比年增长了.7%。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7.8%,比年增长20.5个百分点(年开始统计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其中12个省份超过90%。年农村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6%,每个乡镇基本办有一所公办中心园,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联合办园;特别是全面开展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共治理2万多所幼儿园,增加普惠性学位万个。城乡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本满足了老百姓在家门口的入园愿望。
年,全国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本专科高校有所,毕业生达到26.5万人,分别比年增加所、23.1万人,分别增长1.2倍、6.7倍。年,全国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总数超过万人,比年增加万人,增长了1.3倍,生师比从年的26:1下降到年的15:1,基本达到了“两教一保”的配备标准。年专科以上学历的园长及专任教师占比达到87.8%,比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连续实施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年累计投入43亿元,培训幼儿园教师超过万人次,教师专业水平明显提升。
年全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为亿元,比年的亿元增长5倍,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从年的2.2%提高到年的5.9%。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十年累计投入超过亿元。各省份均出台了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或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并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标准;同时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群众承受能力和办园成本等因素,动态调整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确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最高收费限价,有效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行。—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亿元,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万人次,有效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公平享有学前教育的权利。(新民晚报驻京记者杜雨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