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随母姓现象增多,幼儿园老师这样做

白癜风能不能治疗好 https://m-mip.39.net/fitness/mipso_7157873.html

教育观念这种东西,是家长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所处的时代不同,教育观念也不一样,比如给子女起名字这件事,按照传统,子女都是跟随父姓。

有些家长追求奇特,不仅要给子女起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还得让子女的名字随母姓,这样的变化以前的例子少之又少,今时不同往日,随母性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了。

二胎“随母姓”现象增多,幼儿园老师:这样做的,多为90后家长

学生入学前,家长和长辈都习惯叫他们的乳名,但从上幼儿园开始,家长要在学生背的书包上,在学校用的被子上,还有校服上面都写上学生的大名,方便老师认识和学生之间交流。

老师需要在班级群里要求家长将自己的备注改好,当有活动的时候,需要家长签字,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有些小朋友的姓氏和爸爸的不同。

老师一看学生是二胎,所以最先产生的想法就是这是一个二婚家庭,不过也有不少幼儿园老师发现,二胎“随母姓”现象增多,难道这些都是重组家庭吗?而且这样做的,多为90后家长。

资深的幼儿园老师道出实情,因为这部分同学,家长的教育观念比较开放,尤其是90后,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长大的,所以自己做家长的时候,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个伴。

于是二胎就安排起来,但是男女权利保持平衡,所以还是希望有一个孩子能随母姓,而且家里的长辈也是同意的,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尤其是江浙地区,90后的女生都曾是家长的掌上明珠,还多为独生女,女儿在嫁人之时,家长陪送的嫁妆十分丰厚,有的家长不想女儿像泼出去的水一样。

于是在婚前就讲好,在女儿生二胎的时候,孩子要随母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家庭经济原因带来的影响,也是90后家长教育观念改变的原因。

学生要不要随母性,部分90后家长有自己的看法

很多人看了这样的现象之后表示不理解,这不是破坏了一直秉承的传统吗?如果家里比较小的那个孩子随了母姓,是不是就会被另眼看待,男方这边的长辈也不太重视这个孩子呢?

有些人则觉得这正是女性地位上升的一种表现,这说明女性在家庭中的话语权更多了,所以在提出这样的想法时,不会有人反对,即使有反对也能通过沟通来解决。

笔者觉得随母姓确实是一种教育观念进步的表现,而且这样的家庭有很多共同的特点,比如大部分都是城市家庭,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女方与男方的家庭条件实力相当等。

最值得重视的一点是,这些因素所带来的,是90后家长更开明的教育表现,学生从上幼儿园开始,在家里和学校,家长秉持的都是比较公正的教育态度,不容易厚此薄彼。

学生要不要随母姓,是家庭内部去商讨的一个问题,不必过于上升高度,这样的现象中也不排除有家长是为了好玩才这样做的,要提醒的是这一部分家长,注意后续会产生的矛盾。

家长的教育观差异,不仅体现在给学生起名字上

更相信科学和数据,之前的家长更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观念,但如今的家长更相信科学的教育方法,听从教育专家的指导,对学生也更有耐心,偶尔还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二者的关系更像是朋友。

兴趣班想上就上,不想上也行,学生的学习方面,家长自然是重视的,还是以成绩为主,学生喜欢的兴趣班要去上,但如果学生没有什么兴趣,也可以和家长多外出活动,家长“鸡娃”的做法少了一些。

男性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妈妈不用再做“全职”了。老一辈的家长,爸爸属于挣钱养家的角色,对于学生的教育,要求妈妈一手包办,时代变化,让90后的妈妈有了自己的事业,爸爸也意识到自己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开始着手带娃了。

笔者寄语:高等教育的普及,让家长的学历起点变得越来越高,同时带来的好处就是面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家长也能更从容地面对了,这是进步的表现,不过那些想要孩子随母姓的家长也得提前沟通好,在应对一些来自长辈和陌生人的问题时,希望也能更有底气地去解决。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