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期又开始了,除了学生们回归校园,还有一部分幼儿也进入了幼儿园这个新的大家庭中。孩子们的入园表现却是千差万别:有的孩子高高兴兴地和父母挥手再见;有的孩子却哭得像要生离死别一样。
遇到哭闹的孩子,孩子遭罪,家长揪心,老师头疼。所以很多年轻的父母也有疑惑:在送孩子入园这件事上,有什么窍门可以让孩子愿意去上幼儿园吗?
其实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在正式送孩子入园一年之前甚至更早,及已经让孩子提前感受和适应幼儿园生活了。所以父母们为了让孩子顺利进入小小人生的新阶段,就要负起责任,提前转变孩子心态。
每次幼儿园小班开学,都会遇到在门口拽着妈妈死不松手的孩子,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呀!儿子班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壮壮,每天早上都哭,老师每次都只能从班级跑到大门口,软硬兼施也不管用,最后还是逃脱不了被生拉硬拽拖进门去的“下场”。
即使这样,壮壮妈妈也总是不舍得走,眼眶含泪,扒着栅栏拼命瞅,隔着老远好像还能听到孩子的哭声。
这么折腾了一个周,壮壮就生病请假了,老师家长都短暂地松了一口气,可是一周之后,又是新一轮的循环开始。那么遇到这样的孩子,幼儿园是不是可去可不去呢?孩子在幼儿园会有什么好处呢?
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
学习技能,培养兴趣
幼儿园就是小孩子的大课堂。每个孩子在家里难免娇惯,有些明明可以自己学会的事情,也因为家长这样那样的不忍心导致进步缓慢。可是到了幼儿园,孩子们一起学习,有人比着,孩子们就都愿意展示自己很棒的一面,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就会突飞猛进。
这不但有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也有助于孩子在各项多姿多彩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要知道,兴趣可是孩子能够长久坚持的动力,这样的孩子距离成功会更近。
适应集体生活
孩子到了三岁左右,就要慢慢开始学着进入人群,适应集体生活了。一个幼儿园的班级里大约会有30多个孩子,这些孩子性格不同,家庭环境各不一样,孩子在其中能够接触到不同的类型。
集体生活有其特殊性,需要孩子们各自遵守一些规矩,以保证流程可以正常运行,每个人的利益可以不被损害。所以幼儿园是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开端,让孩子以后进入更大的集体仍能游刃有余。
学会与人相处
进入人群以后,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和各种各样的孩子相处。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家长喜欢不喜欢,撇开特殊情况,这些孩子将在一起学习三年。所以这么久的时间势必会让孩子或主动或被动地学习着和不同性格的同学相处。
脾气暴躁的可能需要适时避其锋芒;性格开朗的会成为知心伙伴;愿意帮助别人的会被许多人喜爱;而软弱胆小的更需要被保护。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随时学习调整和各种小朋友接触,无形之中锻炼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让孩子提前感受和适应有什么好处?
让孩子能够缓冲和过渡
许多幼儿园会在孩子正式入园前一年甚至一年半就开设周末的早教班,这对孩子之后的顺利入园效果显著。
因为孩子可以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熟悉幼儿园的流程操作,从心理上消除了对幼儿园的惧怕,让孩子的心理上有了足够的缓冲和过渡时间,自然等到正是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孩子看到的都是自己熟悉的老师和环境,就不会哭闹不入。
引发孩子的兴趣
幼儿园的老师可以说是最了解幼儿的人,她们会把有些有趣的课程以最生动的形式表演出来,同时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置每节课的时长,不致超出幼儿的注意力保持时间,不让孩子对课程丧失兴趣。
同时幼儿园也会根据孩子的需要设置各种课程,全方面锻炼孩子的能力,引发孩子对幼儿园的兴趣。这样的吸引力孩子怎么能够拒绝呢?
减轻孩子的不适
对于那些已经在家长羽翼下安稳太久的孩子来说来说,提前入园也有助于减轻孩子正式入园时的不适。早教班大多在周末开设,而且时间也大多只有半天,身边还有孩子的家长陪伴。孩子会觉得相对安全,自然也就不会有太大的情绪起伏。
等到正是入园以后,对孩子来说,有变化的只是家长不在身边(部分难以适应的孩子幼儿园允许家长中午接回),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孩子的不适应,不致引发孩子的强烈情绪反应。
身体和心理
父母需要做好的准备有哪些?
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
要进入幼儿园,孩子的作息时间就要调整得更加有规律了。有些孩子平时在家里做不到早睡早起,吃饭和睡觉也不及时,家长们觉得反正在家没有什么影响,也就没有刻意纠正孩子。
可是进入幼儿园以后,作息规律不但是对孩子的身体有好处,更是为了维护幼儿园班级的各项制度得以正常运转。所以建议家长们天给孩子调整,让孩子可以尽快融入集体生活。
与孩子经常沟通,引起孩子兴趣
平时陪伴孩子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生活。聊聊老师们有多么多才多艺,每天的课程多么引人入胜,幼儿园的玩具多么繁多有趣,让孩子有个对幼儿园的期待。
有些老人却会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说:“等你到了幼儿园,让老师罚你。”隐含威胁的语气,孩子自然心生恐惧,不愿入园。
从心理上和孩子分割
家长们自己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要从心理上和孩子分割。其实有的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家长,恰恰是家长离不开孩子。尤其是有些全职在家带孩子的家长或老人,和孩子朝夕相处几年,孩子进了幼儿园,瞬间没了生活重心,恨不能早早接孩子回家。
孩子有了头疼脑热的时候,更是有了理直气壮不去幼儿园的理由。可是孩子不可能总是陪在大人身边,总需要独自面对后面的路。家长之爱孩子,就要为孩子长远考虑,克服自己的不舍,让孩子尽早得到锻炼才好。
今日互动话题:如何让孩子愿意上幼儿园?提前感受和适应,父母要负起责任。如果您有任何好的意见和建议,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