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幼儿园都要迎来新一批宝宝的到来,这是幼儿从家庭生活中走出来,面向社会的第一站。这时候的宝宝可能才三岁半,甚至刚过完三周岁生日,但是他们即将要面对一个基本陌生的环境,家长们不禁担心,“小祖宗”们可以适应吗?这种担心是正常的,因为大部分宝宝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入园焦虑,甚至个别宝宝会十分抵触幼儿园的生活。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做好准备了吗?了解过入园焦虑的家长可能会说,“我做好准备了,我做好就是娃再哭再闹也不去接他的准备了”。可实际上,家长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入园前的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家长们做好这两方面的准备,就掌握了消除入园焦虑的法宝:一个是抚慰孩子的情绪,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另一个是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做好生活上的准备。
入园前家长要做好这5个准备
1、孩子入园前的情绪引导
家长一定要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宝宝他已经是小朋友了,而小朋友都要和小伙伴们去上幼儿园,因为那里有精彩的书本和有趣的玩具,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还可以跳舞、唱歌、做游戏。不能让孩子认为幼儿园就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在那里他会与父母分开,这会让幼小的他难以接受。
2、让孩子觉得幼儿很有趣
要把幼儿园描述成一个有趣味、有陪伴、有欢乐的地方,里面还有非常喜欢他的老师,会像爸爸妈妈一样去呵护他。但孩子接受幼儿园生活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美国著名的《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一书就提到,家长们可以从孩子稍微懂事的时候,就开始灌输幼儿园集体生活的概念,这会帮助孩子在心理上产生一个舒适的过渡。额外提一点,家长们,尤其是爷爷奶奶们,也要做好心理上的适应,不用总担心孩子在幼儿园过得不好,要相信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更要相信你自己家的宝宝。
3、通过绘本让孩子了解并且接受幼儿园
家长可以通过绘本、动画片或者是简单的描述,让孩子一步一步的了解自己以后要待三年的地方,让孩子熟悉幼儿园都干什么。下面这套爱上幼儿园就是很好的选择,通过主人公真人真事,让孩子了解幼儿园,爱上幼儿园,轻松帮助父母消除宝宝“入园焦虑”!
4、培养孩子社交能力
家长还应当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引导孩子学会接受新的朋友。育儿专家崔玉涛提倡孩子扩大他的交友圈。请宝宝的小伙伴们来做客是一个好方法,如果孩子自己去邀请并接待,就更能通过这个过程去理解交朋友是一件身心愉快的事。
5、提前让孩子适应作息时间
关于生活方面的准备,首先是作息时间的适应。如若孩子还没睡醒就叫他去那个还不是很熟的幼儿园,很大概率上就将会爆发一个“儿哭母哮”的闹剧。应该在入园前的三个月,开始逐步调整孩子的生物钟,最后与幼儿园的时间达到一致。
幼儿园意味着孩子正式进入到集体生活中,所以自立能力至关重要。比如说穿、脱衣服,吃饭,喝水,上厕所这些基本能力宝宝需要基本掌握。澳洲的一家幼儿园甚至还把独自睡觉当作一个重要的能力。家长在孩子入园前的半年就应完成这些能力的培养。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父母可以选择下面这套绘本
海润阳光娜娜快乐成长系列之二(全4册)0-3-6岁宝宝自理能力培养淘宝¥¥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