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绘本活动教案小老鼠分果果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科 http://pf.39.net/bdfyy/tslf/index.html
活动背景:   《小老鼠分果果》出自英国作家A.H.本杰明,而为这本书配插画的则是格威妮丝.威廉森。故事《小老鼠分果果》是讲述了小老鼠在将大苹果滚回家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意外事件。在这些事件一一发生后小老鼠从原来只想一个人吃苹果到与好朋友分享苹果的转变,从而也感受到了与朋友分享带来的快乐。中班的孩子经过小班的一年集体生活,已有分享意识。但幼儿分享品质的形成是一个从认识到行为,并且逐渐内化的过程。   蓝天、白云、绿草、大红果树,多么惬意的天气啊!小老鼠坐在树下沉思,咚!一个大红果掉下来——跟牛顿思考万有引力是多么的相似啊!小老鼠的家在很高很高的山坡上,当小老鼠好不容易把大苹果推回家以后,突然感觉一个人很没意思……这和现在的独生子女的生活经验十分匹配,让小朋友们读了就会产生认同感。直到最后,小老鼠和朋友们一起分享了大苹果,小老鼠围绕在快乐的氛围中……因为它们都明白,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小老鼠分果果》这一绘本图书,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分享的快乐”,在这一简单的故事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故事中的大红果对孩子成长的作用,不亚于牛顿头上的那个苹果。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画面,知道小老鼠滚红果、分红果的过程。   2.观察画面,大胆描述伙伴帮助小老鼠运红果的方式,提高阅读能力。   3.体验同伴间相互帮助、共同分享美食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理解绘本画面,观察描述小伙伴帮助小老鼠运红果的方式。   活动准备:   1.绘本两人一本;   2.教学PPT。   活动组织:   一、封面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看,封面上有谁?(PPT)   2.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我们都看到了封面上小老鼠站在大苹果上。这本书就是讲小老鼠和大苹果之间的故事。   二、理解绘本画面,了解其情节发展,观察并描述伙伴帮助小老鼠运红果的方式。   1.(PPT)师生共同阅读第2—5页,了解故事的发生:一天小老鼠肚子饿了,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前面有个红红的(大苹果),看起来又脆又甜……大苹果滚呀滚,突然--——问:大苹果怎么啦?(滚掉了)   2.问:大苹果滚到了哪里?发生了什么事?   3.师:等下请你拿起书,从回形针的地方一页一页的往后看,一边看一边可以轻轻地跟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一直看到由回形针夹住的地方停下来。   4.幼儿带着问题自由阅读讲述各自的阅读结果。   (1)问:大苹果到底滚到哪里了?   (2)PPT展示幼儿第一次回答到的地方,并重点观察描述。   A.例如幼儿回答“水塘里”问:谁来帮忙了,小青蛙是怎么帮忙的?   (a)根据幼儿的回答用故事中的语言总结:小青蛙把苹果踢出了水面,飞到了(天上),彭,苹果落回到了地上   (b)出示PPT:看,小老鼠怎样了?(紧紧抱住了大苹果赶紧推走了)(PPT返回到画面第5页)   B.例如幼儿回答到苹果滚到树洞里问:谁来帮忙?“乌龟”(PPT)   (a)师讲述故事的开端:(PPT)原来哗啦一下,苹果滚进了树洞里,小老鼠够呀够,怎么会没有成功?“原来这个树洞有很多尖尖的刺,扎的小老鼠怎样?”(PPT)“受伤了”   (b)问:乌龟怕吗?为什么?“乌龟有坚硬的壳,所以乌龟帮助小老鼠把大苹果退出了树丛,苹果又拿回来了”   (c)问:苹果还滚到哪里去了?   C.(PPT)撞到了树桩   a.师讲述故事开端,问:谁来帮忙了,怎么帮的?   b.师:原来小鼹鼠会打洞,绕过树桩打了一条弯弯的地道,瞧,(师生):小老鼠在前面拉,小鼹鼠一步一步往前推,终于把大苹果又推回了地面。   (3)师:这一路上遇到了这么多麻烦,我们一起来说(结合PPT总结):大苹果滚到水里,会游泳的青蛙来帮助了它,大苹果滚到树丛里,有硬壳的乌龟帮助了它,大苹果撞到了大树干,会打洞的小鼹鼠来帮忙了。   5.师生共同阅读绘本结尾。   (1)师:幸好大苹果都找回阿里了,看,大苹果又滚呀滚呀,终于推到了山坡上的家门口,哇,终于大功告成啦!小老鼠高兴极了,可是突然它觉得有点寂寞,它还会一个人吃吗?(小讨论)   (2)师讲述故事(PPT):突然,苹果怎么啦?“滚到山下”继续讲述故事:小老鼠连滚带爬的往山下追,问:发现了谁?   (4)师:原来好朋友都在这儿呢,大家一起在干什么呀?看起来怎么样?“高兴”   (3)总结:原来好东西要一起分享才快乐,大苹果一起吃才高兴!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小老鼠分果果》   三、延伸:   师:这只大红果是从哪里来的?吃完大苹果以后小老鼠又干什么去了呢?这本书还有很多秘密呢,我们在花婆婆书屋里再看吧。说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