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林小暖bella(askbabysleep)授权转载,原标题《世界水日|用绘本和纪录片让“水科普”变得好玩又有趣~》,作者:林小暖bella,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水”这个话题,我们平时估计零零散散也会跟娃聊到一些,但到底怎么才能更完整系统化地给小娃讲清楚,让他们对“水”的概念更深刻呢?
这就需要咱们多花点心思了。
上周日(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和潼潼围绕“水”这个主题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分享给你们~
1、水到底有多重要?
我们的主题活动,以潼潼最爱的画画开始。吃过早饭,我先让潼潼画了一幅她“心目中的小河”。
如我所料,小河被涂上了蓝色。
潼潼完成了她的画之后,我从网上也找了一张别国小朋友画的小河图,让她和自己的作品做个比较,观察看看有什么异同。
果然,潼潼最先发现的就是小河的颜色。和她的蓝色小河不同,那幅图的小河被涂成了黑色。
“在有的孩子心里,河水天然就是蓝色的。但是在另外一些地方的孩子心里,河水一直就是黑色的。”我这样向潼潼解释道。
她点头说:“是因为污染吧。”
说到这里,她想起了之前读过的那本绘本《黑色海水》,我们又从书架子把它抽出来,一起温习了一遍海水变成黑色的原因。
读完之后我问潼潼:“为什么水对人类如此重要?”她好像有些想说的,但又无法完整讲述,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一起观看了一些纪录片。
我们一起在BBC的纪录片《WaterLife》中,寻找答案。看完第一集之后,我和潼潼通过画思维导图,对水的重要性做了总结。
为了进一步感受水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我提议潼潼拿纸记录下这一天使用水的情况,每用一次水,就在纸上做好标记,并且写明用水的原因。
当我们在临睡前回顾这一天的记录时,不禁感慨,原来我们一天的用水如此之频繁。
洗手、洗脸、洗衣服、做饭、洗水果、冲马桶、擦地……我让潼潼试着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水,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她看着纸上的记录大呼道:“简直什么都做不了!”
我们还通过纪录片《家园》,更直观的感受水资源浪费与短缺的问题。
潼潼被片中的一组数据震撼:
“公斤的水生产一公斤马铃薯,公斤的水生产一公斤的米,公斤的水制造1公斤牛肉。”
她回想起在绘本《水的历险记》里看到的数据:
“制造一件棉t恤需要的水差不多能装满25个浴缸,冲1次马桶有时候会消耗多达6升的水。”
于是一边看纪录片,她一边向我讲解着这些从书上看来的冷知识。
我顺势也向她交换了一则之前看来的冷知识:“你知道吗,但其实,理论上地球上的水总量是不变的。之前有一本书曾经讲过,我们现在喝的水在数亿年以前恐龙可能也喝过。”
听到我这么说,潼潼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脸上写满了“为什么”?
2、水循环的概念
我借机向潼潼引入了“水循环”这个概念。
我们翻出了绘本《水的历险记》,一起温习了一下:海水蒸发为水蒸气进入空气;植物光合作用的蒸腾;水滴凝结形成云的冷凝;水蒸气形成小水滴,变成雨、雪或冰雹的降水;水流回海洋的径流这一整个水的循环过程。
记得潼潼第一次看绘本的这一页时,就被好玩的立体机关吸引,一直不停的翻看。
除了这本书,潼潼之前特别喜欢的那套“水先生”,其中那本《水先生的奇幻旅程》也通过一个好玩的故事讲述了水循环的过程。
为了让潼潼对水循环有更直观的感受,我找到了来自peekabookidz的一则科普小视频“TheWaterCycle”。虽然没有字幕,但是老母亲稍加解释,孩子理解起来并不难。
顺道还学习了几个新的单词:evaporation(蒸发)、condensation(冷凝)、precipitation(降水)、transpiration(蒸腾)、sublimation(升华)。
这则科普小视频最赞的地方是,它提到了几个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实验,可以引导孩子在观察中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
我带着潼潼一边仔细观察开水壶沸腾之后冒出的热气,一边为她讲解什么是蒸发;又让她通过观察蒸锅上凝结的水珠来理解什么是冷凝。
为了模拟降水的过程,我们还一起动手做了《水先生的奇幻旅程》文末的小实验“瓶子里的云”,模拟成云和降雨的过程。
从绘本到视频,从视频再到亲自动手的实验,潼潼对水循环有了更加立体的认识。
在做完这系列的活动之后,我问了潼潼一个问题:既然水是可以循环的,那为什么我们刚才看的纪录片,却提到“我们不能把水当作可以永久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呢?
3、淡水资源有多珍贵?
我想通过这样的提问,把潼潼引向思维的更深处,让她去探寻我们会缺水的原因都有哪些。
我们决定,继续在绘本中寻找答案。
《水的历险记》中有这样一组数字:
虽然我们的地球像一个蓝色的大水球,但是那么多的水,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能为我们所用。
接着,我们到《地下水下》一书中,去了解“自来水是怎么来的”。通过书中的这幅图,潼潼了解到我们喝的水,主要来自于:
地下水
河流、湖泊
为了让潼潼更加形象化的感受到淡水资源的珍贵,我找了这幅图给潼潼。
虽然她还并未能看懂百分比,但对于深蓝色水滴来讲,那一抹代表淡水的天蓝色,已经足够直观的让她明白,我们可以利用的水是多么有限。
突然想到之前屯的书里有本未开封的《水公主》也讲了类似主题,便拿出来和潼潼一起读。
也许对于潼潼来讲,想要喝水、用水只需要轻轻扭动水龙头便可以,她还是很小的小婴儿时就已能熟练完成。但故事中的非洲小女孩,却需要和妈妈头顶着水罐,“走得肩膀酸痛,脚抽筋”,到很远的地方去,才能喝到水。
故事的结尾,小女孩的迷茫刺痛人心:
“妈妈,为什么水在那么远的地方?为什么水一点也不清?”
看完了这个故事,潼潼默默翻出了早上看过的别国小朋友画的黑色河水,说:“水公主一定喝的就是这样被污染的水吧!”
4、水污染的严重性
潼潼还想多了解一些关于水污染的话题,我找到了一则来自LearningJunction的科普小视频,分析了水污染的原因和后果。
看完之后,我们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梳理和总结:
晚上我们又回顾了纪录片《家园》中关于水的片段。下面这一连串的数据看得我们一阵心塞:
“地球上每十条大河,就有一条会在一年之中有好几个月无法流出大海;缺少约旦河水,死海的水平线每年减一米;印度可能是下世纪最受缺水影响困扰的国家,过去二十年,他们挖掘了2万口井,为了找到水源,井越挖越深,在印度西部,己有三成水井被废,地下含水层开始干涸;年前,水荒问题会影响二十亿人。”
“这个电影又美又伤心!”
我很惊讶潼潼对这部片子的评价能如此精准。的确如此,那些航拍的镜头带着凄美的忧伤,把地球的伤痕一一展现。比起口空谈环境保护,这样的纪录片的确能给人以最触目的警醒。
就像有网友评论所言,人类“生命的长度和广度有限,欲望却从来没有限度”。
也许孩子还无法理解纪录片解说词里的深意,但面对如此直观的画面,能让他们深刻体验到“从我做起”的急迫性和必要性,就已经有足够的意义。
直到临睡前的卧谈,潼潼还在和我聊关于水的话题。她告诉我之前在幼儿园的时候,哪个同学洗手总会忘记关水龙头;我和她讨论着世界水日以及设立这个纪念日的目的和意义。
我知道,当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来度过这个主题日时,“不能浪费水资源”已经像一枚种子一样,悄悄地在她心里萌发。
总有人问,科学那么高艰深,这么小就开始科普孩子到底能听懂多少?也总有人觉得,科学启蒙就是让孩子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收获更多的知识。
但我觉得,科学与生活从来都不是割裂的。科学启蒙,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学会用科学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去探求解决之道。
它并非由一个个复杂的公式组成,而是由一颗颗微小的火种连接而成。在那一片片微光里,照亮的是孩子们那颗乐于观察、勇于质疑、善于思考的心。
-END-
专注睡眠科学、中西教育、亲子阅读、旅行游玩、儿童心理、自我成长、好物评测、品质生活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