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因:凭借;根据。势: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我们认为“势”是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情绪和心理需要,因势利导就是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情绪和心理需要向好的方面、向教师希望的方向去加以引导。
DYS小朋友在吃午饭的时候却想溜进他喜欢的图书角去看书,S老师希望幼儿能遵守常规,在该吃饭的时间段里是不能开展区角活动的,于是师幼两人就展开了一场博弈。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上的需要是人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尽管它处于需要层次的最低层,但却是推动人行为的最强大的动力。好吃的东西对幼儿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可是DYS小朋友看着S老师没有反应,似乎在等待S老师提出来让她感到更如意的条件才可以打动他把饭吃了。
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让幼儿独享了来自六个成人的精心呵护,孩子入园以后面对以班级为单位的二三十个幼儿在一起能争取到老师的眼球是每个幼儿梦寐以求的事而能让老师喂饭更是幼儿求之不得的事情,而DYS小朋友却坚定地摇了摇头,无情地拒绝了S老师特意为他送上的热情洋溢的爱。
教师为了达到自己的教育意图,常常用五角星作为幼儿的诱惑物,来控制教师不希望幼儿所出现的行为。小班幼儿视老师发放的五角星为掌中宝,五角星是证明他们在老师的心中有地位的象征,是得到老师认可和喜欢的标志,可是DYS小朋友却丝毫不在乎。
我们经常听到幼儿园老师这样说:“对付幼儿软的不中就得来硬的,有的幼儿吃软不吃硬,有的幼儿吃硬不吃软。”S老师为了达到自己的意图,先后使用了多种教育方法如积极暗示、利诱、物质奖励,都以失败而告终。
S老师转而用威胁的方式来对付如此倔强的对手,S老师故意装作生气的样子,S老师话一出口,DYS小朋友终于有反应了,但是不是要吃饭,而是试图要趴在地上撒泼,有一种要和S老师对抗到底的架势,你不叫爸妈来接,我就趴到地上打滚。
情急之下,S老师也只好顺着幼儿的心意,先满足幼儿的要求,同意他不吃饭而去看自己喜欢的图书,还答应给他讲故事。难道S老师真的放弃自己最初的教育意图了吗?这只是S老师的缓兵之计,她在寻找机会对幼儿再次发起攻势。DYS小朋友的情绪终于高涨起来了,高高兴兴地跑去拿来图书等着听S老师讲故事呢!
S老师再次主动寻找突破口,抓住了幼儿喜欢听老师讲故事的软肋,来给他交换条件,你想听老师讲故事,得付出代价,前提条件是你得先吃一口饭,这样师幼彼此之间的需要就可以通过社会交换来取得平衡。
无耐,S老师提出来的交换条件没有打动他。可是S老师依旧没有放弃自己最初的意图,她一直在努力地创造能让幼儿满意的交换条件。就在S老师讲到“小冰菇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可能还遇到了僵尸呢。你猜猜他遇见僵尸没有”,DYS小朋友的脸上出现了如饥似渴的表情,从他的眼神里S老师解读出来了幼儿的兴趣点,这正是S老师要等待和寻找的结果。
S老师审时度势地第四次提出交换条件,“你把这口吃完,我就告诉你”,幼儿连想都没想突然就张嘴吃饭了,与前面S老师掏空心思、千方百计地让他开口吃饭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对比,这是因为老师给的也正是幼儿想要的,对幼儿来说如果把饭吃了,S老师就可以给他讲自己最喜欢最想听的故事,当然是一件值得交换的事情。
因势利导的情景特征可以概括为:幼儿的性格是十分倔强执拗、抗拒、不服从老师的意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誓不罢休,任老师使用各种计谋也不落进圈套。在此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借着幼儿积极的愿望和兴趣导向教师希望的方向去。
S老师在“白雪公主”的案例中,一位初入园的小女孩和妈妈一起来召开家长会,可是小女孩坚持不进教室,在妈妈很无耐的情况下,S老师想试着去说服这个倔强的小女孩进教室,老师先后以商量、利诱、威胁等方式换来的依然是幼儿的拒绝。
S老师从幼儿手里拿着的一个白雪公主那里成功地进行了寻“势”,师幼互动的结局以S老师拉着幼儿的手一起给教室里新买的白雪公主穿衣服去了。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等价地给予或回报彼此间所需要的事物。霍曼斯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他运用强化原理,提出了一系列构成社会交换理论基础的基本命题。
价值命题
一种行为后果对一个人价值越大,则行为对个人的奖赏也越高,其重复同样行动的可能性也越大。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行动。
霍曼斯在这一命题中指出,一个人在若干行为中总是选择那种结果对他更有价值的行为。人们的交往行动,都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兴趣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心理水平的表现形式,兴趣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而这种选择的自由、自主,似乎更能充分反映人的一种价值观念。
本案例中,S老师为了让DYS小朋友张嘴吃饭,通过积极暗示、利诱、物质奖励、威胁等方式对幼儿施加影响,S老师用尽心思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S老师除了顺从DYS小朋友的心意,让他看图书,别无它选。DYS小朋友最后为什么会选择吃饭了呢?这里就产生了一个价值问题:吃饭与否对DYS小朋友来说到底哪一个更有价值呢?
他当然会选择对他来说价值更大的一种行为。如果把饭吃了,S老师就会继续给他讲他急切想听到的故事,“小冰菇路上到底遇到了僵尸没有?”此种行为能够满足DYS小朋友的心理需要和兴趣所在,相对于不吃饭这种行为,显然吃饭给他带来的后果价值更大。
社会交换的平衡性
霍曼斯用社会交换理论来解释人类的全部社会行为。人们之间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非物质性的知识、友情、信息、爱、满足等等。当行为者拥有物和行为本身对他人有价值时,就成为了两者之间的交换关系的资源。
只要一方的行为对另一方有价值,都可以构成社会交换。交换活动的实质即是以对对方需要的满足为代价来换取自身需要的实现,而交换双方都是主体,以自身的利益为行为的出发点,并有可能维护其利益,所以彼此满足应该平衡。
本案例中教师使用因势利导对幼儿的引导得以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师幼双方的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平衡,而交换双方都是受益者。老师拥有令幼儿感兴趣的讲故事的本事,而幼儿能张嘴吃饭却是老师孜孜不倦想要努力达到的目的,双方各自拥有的资源正是彼此需要的,社会交换就发生了。
对于幼儿而言,听到老师讲好听的故事,好奇心得到了满足。而对于老师来说,通过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幼儿最终能张嘴吃饭,提升了作为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同时自己的教育意图也得以实现。
S老师在与幼儿互动过程中,没有强迫幼儿遵从老师的意愿,而是在不断地寻找幼儿的软肋,老师对情景的敏感性使她及时地发现幼儿了幼儿的兴趣点,在幼儿的兴趣点上做文章,师幼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迎刃而解了。
S老师对自己教学实践原则的阐释使我们十分了然本案例中老师所表现出来实践智慧的来源,教师与幼儿的互动的方式方法是教师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所思所想的聚焦。
因势利导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战国时期,齐人孙膑和魏人庞涓一起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做大将,残酷迫害孙膑。孙膑受到齐威王的重用,让他协助田忌救被魏国围困的韩国。在战斗中,他说:“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孙膑利用敌人骄傲狂妄、轻视齐军的心理,他因势利导地运用逐日减灶计,伪装溃败逃跑,诱敌深入,迷惑庞涓,庞涓中了埋伏,成功杀死庞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