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前后,一位16岁的河南才子来到长安城,和许多求功名的才子一样,他很努力。为了读书他口中生疮,手里磨出了茧,他就是后来的“唐诗之魔”白居易。找名家投试贴诗是当时科考前必备的,白居易找到了当时早已成名的大诗人顾况,递上了自己的一本诗集。
看着诗集上有些“搞笑”的名字:白居易,顾况调侃说要居于长安其实并不易。他说得倒也没错,当时的长安寸土寸金,人才聚集,像白居易这样渴望出人头地的少年郎太多了。但在读到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律诗,顾况说:“你在哪儿住都容易”。这首诗就是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小朋友都会背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简单吗?简单!通俗易懂、一读就会、无生僻字、无高级字眼、无比喻、无排比,但一般人就是写不出来,这就是白居易的魅力。然而这首咱们觉得挺简单的诗,古人却意见不一,这是为何?我们看看《唐诗三百首》是怎么理解这首诗的:
诗以喻小人也。消除不尽,得时即生干犯正路。文饰鄙陋,却最易感人。
不少朋友看到这个解释或许会大跌眼镜,为何《三百首》的解释这么怪这首咱们认为是歌颂小草坚强的古诗,《唐诗三百首》居然说是以小草比喻小人的。说这小草烧都烧不尽,春风一吹它们又生了出来,把古道都占完了,让君子远行的正道都看不见了。《唐诗三百首》虽为清人所编,但却是清代以来儿童学诗的启蒙读物,就如同我们现在的小学课本一样,它敢这么写就说明至少在清代多数文人眼里,这首诗就该这样理解。难道说咱们一直以来都理解错了吗?
与《唐诗三百首》持同一意见的,还有是清代文人俞陛云所作的《诗境浅说》。然而《唐诗成法》等作品又认为此诗并没有深意,仅仅是写草,与小人无关,这个意思是让大家不要想多了。其实过度解读一直品诗大忌,咱们今天从三个角度,客观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白居易有没有必要以草喻小人。白居易生于河南,父亲白季庚是彭州的一名小县令,后升为徐州别驾,家中虽不算大富,但童年的白居易过得倒也挺顺利,不然也没时间和邻家小姐姐湘灵谈一场青梅竹马的恋爱。所以16岁的他,从自身经历来看,暂时是没吃过小人的亏的。作为一首投递试贴诗,聪明的白居易以草比喻朝堂中小人的可能性也是极低的。
其次,很多人觉得这是在贬草,原因出在“远芳侵古道”的“侵”字上。“侵”字咱们用得最多的意思是侵占等,一看就是贬义词。但是在古诗词中,“侵”还有临近,渐近的意思,作此意解时它是个中性词,比如《采莲》中的“隔夜相期侵早发”,这个“侵”就没有任何贬义。
再次,“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两句中,将草说成“远芳”,与“晴翠”相对,摆明了是赞美之词。最后一句“萋萋满别情”连草儿都为王孙的离去而伤心,若草是无情的小人,又怎会如此?
所以怎么看,这小草都是正义之草、坚韧之草,与小人无关。至于《唐诗三百首》等为何会做出相反的解释,最大的可能就是犯了过度解读的错。不过小美心想,编这《三百首》的蘅塘退士那么牛,难道他有其它文史资料佐证自己的观点?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