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李丹沈丽静廖丹芃
日前,杭州市钱塘区河庄幼儿园开出了一个“菜场”,而且是小朋友们亲手设计策划的,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去看看。
在开菜场前,孩子们做了好多准备。
首先,他们和家长商量要购买的蔬菜,一同制作购物清单,家长帮忙写菜名,孩子用图画的形式更直观地表现出来。
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孩子们来到菜市场,被琳琅满目的菜品吸引住了,整齐排列的蔬菜,和蔼可亲的工作人员们,孩子们好奇的小眼睛到处张望,寻找着自己清单上需要购买的蔬菜。摸一摸蔬菜的形状、看一看蔬菜的颜色,闻一闻蔬菜的气味,猜一猜它的生长环境。孩子们仔细地观察着各种蔬菜:表皮光滑的红番茄、穿着紧身衣的紫茄子、挺着圆肚子的洋葱、嫩绿的小青菜……穿梭在菜市场中,不亦乐乎挑选着。
亲子实践活动“买菜”之后,孩子们一到幼儿园就在分享菜场中发生的小故事,还学到了社会交往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掌握了买卖的文明礼仪。
买菜要先问好,还要叫人,如果叔叔在卖,就说:叔叔,你好!我想要买菜,这样叔叔就会马上给你了。
买菜要问价格,比如:请问要多少钱?
买菜时不能在市场里跑来跑去。
买好菜了还要说谢谢,还要说再见。
老师,我在菜市场看到很多的鱼和虾,我和妈妈把它们都买回家了。
我去超市买菜了,爸爸付钱了,阿姨说塑料袋也要钱的。
老师你说过塑料袋是白色垃圾,我买菜都是用白色垃圾了。
老师,我们用太多塑料袋,以后不要用了。
那有什么好办法吗?
孩子们各抒己见,并用画笔记录下了他们的想法。
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找到了最终替代品——用各种废旧的材料制作一只环保袋。
为了孩子们更加顺利地进行买菜,他们初步了解了货币,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小朋友们拿着准备好的硬币,来到幼儿园的超市,奶茶店等进行了实践演练,“老板,这个多少钱”,“老板,可以不可以再便宜些,一个个有模有样”。小朋友们主动挑选、问价、付钱、找零,整个流程一气呵成,各个忙得不亦乐乎。
这次的买菜经历,让孩子们冒出了一个天真的想法:如果幼儿园里开个菜市场,那会是怎么样的呢?
通过全班投票,最终将“欢乐菜场”的地点设置在拥有很多柜子的农场西路。
既然场地已经确定,那么就需要进货——蔬菜,可是蔬菜如何定价?孩子们都摸不到头脑,于是他们将这个疑惑告诉了拥有非常多市场买菜经验的丁老师,丁老师根据“市场行情”,向孩子们介绍了不同蔬菜的价格,于是孩子们根据丁老师的建议,为蔬菜进行了定价。
孩子们还亲手布置“欢乐菜场”,不同种类的蔬菜,分门别类放,一样的蔬菜都放在一起。还用气球绑一绑,气球很漂亮。还可以用上爱心或蝴蝶结。
大家还竞选店主,有完整的自我介绍、诉说岗位职责、才艺表演、现场拉票,竞聘演讲结束后,小观众们用手中的选票做出了决定。
终于正式营业啦,欢乐菜场在孩子们的精心设计和布置下开张了,宝贝们把自己买来的菜拿回家,跟奶奶一起剥一剥,洗一洗,在奶奶的帮助下完成美味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