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学龄前的孩子,和父母关系可谓亲密无间。孩子上学后,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不少家庭每天都在上演相爱相杀的剧情。
现在的父母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拥有大学专科、本科学历的家长比比皆是。然而,无论父母自身教育水平如何,在辅导孩子作业时,难免会动气动怒,就连专门从事教育事业的老师们,面对学渣也无法做到面不改色。
其实,学霸和学渣在智商的差别并不大。大部分的学霸并非以高智商取胜,他们成功的秘诀在于独特的学习方法和坚持不懈地努力。
学霸们不但能够独立完成作业,还能系统地总结核心知识,用以复习巩固和提高。
由此可见,孩子的学习主要靠自觉和有效地学习方法。父母在孩子学习时不需要过多地参与其中,更不要在旁边指手画脚。
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自主自觉地学习,才能在学习的长征路上越走越顺利。
能够主动学习的孩子,不需要父母投入过多的精力,孩子自己就能够高效地完成作业。那么,要从哪些方面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呢?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
01创造安静良好的学习氛围
父母在规划家庭空间布局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需求。能否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效率。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在设计居家空间时,会专门布置出一间书房给孩子。一间安静整洁的书房,的确有利于孩子专心学习。
书房的私密性相对较好,孩子在里面学习不容易受到打扰。但是,书房的布置不需要太过奢华,应当以简洁实用为主。
另外,书房的采光必须充足,墙体的配色不要太暗也不能太鲜艳。太暗沉的颜色容易让人昏昏欲睡,而太过刺眼的颜色容易使人烦躁。
02孩子学习时父母要懂得“隐身”
有些父母在孩子学习时,喜欢采取人盯人的战术。尤其是一些刚开始上学的孩子,父母为了监督孩子学习,时刻守在孩子身边。殊不知,孩子学习时需要父母紧盯,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学习习惯。
父母选择陪读无非出于几种原因:及时纠正孩子的读写姿势,担心孩子无法专心学习,怕孩子做错题、漏做题。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孩子的读写姿势,父母可以在学龄前就训练孩子,一般孩子从幼儿园毕业的时候,就能够掌握正确的读写习惯了。
因为担心孩子不专心学习,父母就守在孩子身边监督,这也是不可取的方法。父母只需和孩子约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即可。
被父母监督的孩子内心容易感到紧张,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为了应对这种情绪,孩子就会出现拖拉的现象,甚至演变成拖延症。
孩子容易做错题、漏做题的问题,父母不用太过于担心。学习本就是一个查错补漏的过程,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自己检查核对的习惯。
有些父母担心孩子作业出错被老师批评,孩子出错挨骂才能意识到检查的重要性。与其家长大包大揽,不如孩子自己重视起来。
所以,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要自觉地做个隐形人,不要寸步不离地守着孩子。不打扰不干涉孩子学习的父母,才能够培养出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孩子。
鼓励孩子自己寻找答案有些父母,尤其是在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总是喜欢教孩子写作业。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父母立即跑过来教,久而久之孩子不爱开动脑筋,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当孩子面对难题时,父母要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解题。有时,孩子只是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或者对知识点掌握得不透彻,无法举一反三。
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让孩子尝试多读几遍题目,或者反复阅读教材。父母可以帮助孩子理清解题的思路,但是千万不要直接报答案。
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父母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通过孩子平时做过的试卷,可以体现出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归纳总结错题难题,针对薄弱环节来加强复习巩固。
每当学期结束后,父母根据孩子的考试成绩和排名,对孩子的学习成果做一个总结。父母可以让孩子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并设定一个新的目标,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规划能力。目标设定后,父母要提醒孩子有计划有规律地去实现,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依依育儿老师寄语:
学习是孩子的首要任务,如何自觉高效地学习是父母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