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大门,韩珍看到学校里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在活动,自信、利落,韩珍无数次想过,这是儿子陈超未来应该成为的样子。她边说边哭,“可不可以给我们孩子一个座位,他真的是想学习的……”
招生老师说道:这位家长你不要太激动了。像你们家这么优秀的孩子很多的。以后还有中考、高考,一定要继续努力。
文
戴敏洁
编辑
楚明
运营
令颐
一次行动
五年级的陈超背上书包,身旁43岁的妈妈韩珍也背上了大书包。韩珍是一个上海妈妈,每天早晨,她要送儿子去上学,之后她会去公园锻炼。但是今天,她有另外的计划。
前一天,上海民办中学小升初摇号结果出炉。一整天,韩珍捧着手机,拿起、放下,拿起、放下,每一声响起的消息让她心跳加快。年3月11日,上海市教委发布政策,上海从年开始,小升初实行“民办超额摇号”的政策,民办学校的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组织实施电脑随机录取,不再进行私下招生。
5月的这天夜里,韩珍没有等来儿子陈超被录取的短信。这意味着,陈超失去了上民办初中的机会,只能去公立中学了。
▲上下滑动即可了解更多上海市小升初入学流程。图/上海市教委
在上海,民办初中的办学实力和升学率普遍强于公立。按照计划,陈超不仅会考进民办初中,更应该冲击称作“一哥”的华育中学——上海市中考成绩稳居第一的学校。这是所谓的“顶级”上海牛娃的聚集地。
陈超就是牛娃之一。在学而思培训机构的分级班里,他语数英三科均是在高端班;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担任学校里的大队长;是区优秀少先队员;满分的小托福考了分。
每天晚上,陈超不到1个小时就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休息1小时,他会拉半小时的小提琴,之后还有3个数学培训班、2个英语班、1个语文班的作业要做。五年级写过的辅导资料叠起来比1米50的陈超还高。他的课外书是杂志《博物》《黄帝内经》《资治通鉴》和大学生物教科书。
该报的补习班都报了,该努力的都努力了,为什么还上不了民办初中?这天清晨醒来,韩珍照常收拾屋子、做饭。之后,她打开了双肩包,从陈超的书柜里抽出一张又一张奖状、一本又一本证书,把包塞得鼓鼓的——她要直接“杀”去华育中学,给招生办的老师看看自己的儿子有多么优秀。
▲陈超每天会对自己的各项学习情况打分并写总结。图/受访者提供
出门前她告诉了丈夫这个决定,丈夫劝她:别去了,去了又有什么用?
韩珍背上包,关门离开。书包里的证书,压得她的肩膀隐隐作痛。她有类风湿,痛意从骨头深处渗出。几年前,她开始长出白发,长一根她拔一根,现在她不再拔了,怕秃。一年前,陈超就说她:妈妈,你的云鬓都白了!韩珍还跟丈夫开玩笑:是不是小朋友考上了华育,我的老命就没有了。
另一位上海妈妈朱小七则顺利收到了儿子摇号进华育中学的短信。她是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