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学前教育已经改变了体量小

北京湿疹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一路爬坡过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一步步向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幼有所育”目标迈进。

这些发展和成果具体是怎样的?今天一起看看《中国教育报》这篇报道↓↓↓

▲《中国教育报》年9月8日1版

全文如下

爬坡过坎

步入“幼有所育”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述评·学前教育篇

“我们现在举办着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学前教育,全国幼儿园25.5万多所,年学前三年在园幼儿万人,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数。我们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和发展速度有了很大提高。年适龄儿童毛入园率达到79.6%,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我们实施了3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重构了中国的学前教育体系。”今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如此总结新时期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成就。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一路爬坡过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一步步向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幼有所育”目标迈进。

普惠性资源增容,学前教育啃下“硬骨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学前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集中表现在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突出。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共提出10项意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着力解决“入园难”问题,被称为“国十条”。这就为新时期学前教育发展“定了调”。从此,学前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此后,各地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国家实施8个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全国在园幼儿3年增加万人,比过去10年增量的总和还多,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7.5%,3年提高10.9个百分点,“入园难”得到初步缓解。

▲5月23日,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岸门口镇幼儿园老师在指导孩子做手工。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年,教育部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通过以区县为单位制定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合理确定公办园布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对普惠性民办园给予补贴等措施,推动各地新建、改扩建公办园,利用中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支持城镇街道和农村集体举办公办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

各地加紧落实二期行动计划,回应老百姓对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期待。贵州省铜仁市仅—年就投入3.8亿元,建成所山村幼儿园,实现了学前教育资源行政村全覆盖。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一期行动计划结束时的77.1%提升到91.7%,农村学前教育覆盖率更是从10%提升到%。

面对“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矛盾,教育部要求重点加强脱贫攻坚地区、二孩政策新增人口集中地区和城乡接合部幼儿园建设。到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将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达到80%左右。

时至今日,我国学前教育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益、普惠的底色越发明显,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难题得到了明显缓解。截至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5.5万多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9.6%。

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都在表明,我国学前教育已经改变了体量小、规模小的历史。这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成就的集中体现,更是政府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庄严承诺的兑现。

科学理念入心,学前教育有了“指南针”

为满足社会公众有园上、上好园的期待,教育部门在探索扩大普惠性幼教资源的同时,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