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青岛市教育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各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服务提供规范指导。
为做好《纲要》起草工作,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今年上半年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和家长发放了8万份家庭教育指导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结果,大部分家长都处于比较焦虑的状态,家长们焦虑的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孩子的学业指导负担重(占60.92%);
二是教育方式不当导致亲子冲突(占41.53%);
三是孩子的自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占37.3%);
四是缺乏共同语言(占21.96%)。
家长们迫切需要从五个方面得到帮助和指导
“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关于孩子厌学、沉溺手机游戏、抑郁、自杀等新闻层出不穷,令人痛心的同时,我们看到的是,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上表现出深深的焦虑。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琛介绍说,问卷显示出家长们迫切需要从五个方面得到帮助和指导: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提高孩子学习动力、个人情绪管理和行为改善的策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亲子沟通的方法。
《纲要》提出,将各学段生涯教育融入家庭教育指导,建议家长通过经历分享、带领或鼓励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从实践应用的角度来思考自身应有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
其中,小学阶段侧重帮助儿童发现自身的兴趣爱好;初中段侧重协同学校开展青少年生涯探索,拓展自我认识,树立科学合理的成才观;高中段侧重引导青少年深化自我认知,增强青少年参与实践和适应社会的意识与能力。
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德育主任袁凤说,比如在6~12岁儿童期,可让孩子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使其初步认知未成年人能够理解和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及其危害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纲要》明确,建立家庭教育指导骨干队伍,到年底,全市中小学每个年级至少配备一名兼(专)职家庭教育指导教师。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计入工作量,在绩效工资计算上予以倾斜,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评优评先机制。加大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专业化培养力度。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驾马车。社会教育这个大体系想要通过学校教育来撬动非常难,但是家庭教育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撬动的,而且是速度最快、见效最好的一种方式。”
《纲要》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全面发展。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导家长培养中小学生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推动家庭教育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重要基础作用。
坚持学生为本,强化科学指导。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中小学生个性差异,着力为家长提供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中小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帮助家长树立科学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
坚持言传身教,强化正面引导。指导家长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当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引导家长用发展、赏识、激励、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正面教育、严慈相济、理性施爱。
坚持家长主体,强化育人合力。明确家长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引导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加强家校沟通,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创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统筹各方资源,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