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孩子会问出4万个为什么,父母

幼儿园家长群里,今天轰动了。

起因是一个妈妈说起,她女儿看到虫子,又好奇又害怕。

不曾想到的是,引发了家长们集体吐槽:

“男孩子还有看到虫子吓哭了,但又还要拉着大人的手去看的。”

“我家娃儿问我水为什么没颜色,叫我怎么回答?”

“天上为什么有星星?为什么星星要发光?”

“为什么云会变形状呢?”

家长们纷纷都说孩子好奇心十足,很多时候提出的问题都很难回答。都说保护孩子好奇心很重要,可面对孩子奇奇怪怪的问题,却又不知怎样回应。

就拿圆圆来说,两岁半开始便有了“为什么”问题。现在读了幼儿园,知识面广了,就更多“为什么”问题了。

普遍公认3-8岁是孩子好奇心的关键期。另外有数据显示,一个学龄前儿童和熟悉的成年人交谈,每个小时约问25次有关解释性的问题。一个孩子在2-5岁里一共能问出个“为什么”。这惊人的数字说明了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期望能得到答案。这时候孩子的好奇心促成了孩子的兴趣,而父母们的回应,对于保护好孩子好奇心是尤为重要的!

要知道好奇心不仅是创造力的源泉,也有研究表明,好奇心强的孩子,学习成绩会更优异。

父母们该怎样回答,才能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

1.避免直接给予答案

这里要先深入解释下“消遣性好奇”和“认识性好奇”。

“消遣性好奇”是对一切新奇事物的着迷。比如小宝宝会用手触碰、触摸、用嘴尝试、用眼睛看周遭的一切新鲜事物;成年人闲来无聊坐下来刷刷社交平台了解新资讯、新概念、新资讯、新热词等;这些都属于消遣性好奇。

普遍认为,消遣性好奇可以帮助发现更多新奇事物、扩大视野;它能助人扩大知识面,但如果总停留在消遣性好奇的层次,则会非常耗费人精力。

所以,当孩子去到一个新环境,非常兴奋好奇地一会儿指着这个东西问问、一会儿指着那个东西问问,这都是属于消遣性好奇。

“认识性好奇”是对知识的探究。它能引导深入思考问题的实质,并尝试解决问题。

如果说“消遣性好奇”是引导人探索“是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而“认识性好奇”则更多是引导人深入探究“为什么”、“具体怎样解决问题的”。毫无疑问,“认识性好奇”是一种更持久、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好奇。

所以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我们要避免总是给出直接的答案。这样做并没有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这样他们的好奇就仅仅停留在“消遣性好奇”的层次;对深入探究并无帮助。

2.用反问激发兴趣

上面说了避免总是直接给出答案,不妨多用用反问“你觉得呢?”、“你认为呢”将问题抛回给孩子。举个例子,孩子问“水为什么没有颜色?”,我们尝试这样来回答:

父母:你觉得呢?你先猜猜什么原因?

孩子:也许它的颜色给妖怪吃掉了。

父母:啊?!全世界水那么多,那妖怪该有多能吃?!

孩子:不是一只妖怪,可能有很多只很多只,多到数不清。

......

孩子的回答往往天马行空,不着边际,这样的对话最后往往也毫无结果。但这样的启发过程,会引发他们更多的好奇,比方对数量、重量、面积等等方面的考虑。

对于孩子的提问,能从专业的物理光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等学科角度给出深入浅出的回答或提问,当然不错。不过我们的反问,应该是开放式的,才能促使孩子思考。

3.和孩子一起搜索答案

圆圆曾问过我:“天上的星星会不会掉下来?”我一开始是下意识地告诉她“不会”。可为什么不会,她爸说了句是“引力的作用”,接着圆圆继续发问“什么是引力?”。

我突然转念一想,其实这个问题,她爸和我都不大确定,那为什么不带着孩子一起探索呢?于是,我两带着孩子用手机搜索起来,找到了答案。她爸还拿着笔,画了思维导图。

经过这次,圆圆也知道了“不懂可以找书、找手机”搜索答案。以后每次问问题,发现爸妈不大确定时,就会说“看看书、用手机搜索”找答案了。

4.借助工具发力

妈妈们常用的廉价工具当然是绘本啦,像前段时间我给圆圆准备的《给孩子的造物大书》和《一起去逛动物园水族馆:全2册》等科学类激发绘本,借助绘本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的语言圆圆好奇心和兴趣。

不过,到圆圆这个年纪,光看书也不够过瘾了,就想自己捣鼓捣鼓,事实上,有机会动手确实比老坐着看书要来得更让孩子兴奋,我于是又开始寻找生动有趣的实验材料。这不,又入手了小度熊科学启蒙体验课。

体验课的价钱仅仅9.9,却足足包含了4个动画实验,60个原装实验材料,4本精品实验绘本,3-12岁的孩子都适合呢。

我们家拿到手的玩法是先和圆圆先看看4个动画实验,然后找到对应这4个动画实验的材料,接着就和圆圆一起动手做实验。

之所以要先看动画,是想借用动画里有趣的讲解引发圆圆的消遣性好奇和求知欲;看完我们还会问圆圆,“好不好玩,想不想试试?”此时圆圆已经充满了好奇,兴奋地举手说“赶快试试”。

接着再来动手做实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圆圆全程都热情高涨,玩得很开心呢。

到了第二天,怎么引导孩子继续玩呢?我会找个实验,比如,实验《扩散现象---彩虹摩天轮》,然后问她,摩天轮那么好玩,其实在家里也能做哦!想不想看看彩虹摩天轮是什么样的?小圆圆一听又是好奇满满,于是我们又兴趣满满地动手啦!

就这样,每天我和老李轮流陪着圆圆玩儿,玩了三天,第四天开始吃过早饭,不用我们开口,圆圆自己找出材料,拉着我们一起玩儿了!

没有这些有趣的实验材料,说真的,启蒙科学意识,激发科学兴趣,我们还真有点无从下手。孩子好奇心强,表现在动手欲望也强,这套教材很好地利用3-12岁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从孩子最有兴趣的地方下手,让孩子在快乐的探索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积累物理、化学、数学等科学知识。

在正式课程里,还包含有科学启蒙五步法,和螺旋式上升陪伴,还有老师全程辅导,学习体系更加完整。通过有意思的实验和科学课程体系规划,螺旋上升式提升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专注力、洞察力、判断力、思考力等。

正式课程时间长,且有专门老师引导,相对贵一些。有抱着试一试心态的爸爸妈妈们可以先试着入手9.9体验课,不到一顿饭的钱,足足有60套实验可以陪孩子玩,孩子一定会玩得很开心的;而且在玩的过程中也能积累不少科学常识。

小度熊科学启蒙体验课精选月销量82官方店旗舰店¥5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

最后,想特别提醒下爸爸妈妈们,孩子3-8岁是好奇心爆棚的阶段。此时用对方法,呵护孩子好奇心是尤为重要的。

不知道你在呵护孩子好奇心方面有什么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