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家长会将孩子早早就送进幼儿园,希望他们可以接受更多教育。其实当孩子达到入园年龄后送进去并不奇怪,但是有些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将他们送去幼儿园,这就属于超前教育了,这样做真的好吗?
曾经看过一个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与幼儿园有关的故事。故事中的小男孩方枪枪让我感悟颇深。
他在很小的时候便被家人送进了幼儿园,也许在家长心中,这并非是一件坏事,相反对孩子还十分好,因为幼儿园里有玩具,有小伙伴可以玩耍,自然要比家里有趣多了。
最初的枪枪很努力,在幼儿园内表现的十分出色,为的就是得到一朵小红花。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就开始反抗,直接成为了园内的小霸王。
他总是欺负别的小朋友,联合别人一起谩骂老师是妖怪,不少孩子都特别害怕。就这样影片到了最后,枪枪一个人孤独地走在大街上。
得不到老师的喜欢,也没有成为家人心中期望的孩子,看着别人佩戴的小红花,他的心里十分羡慕和自卑。这部电影就叫做《一朵小红花》,这样的结尾,确实让人感到扎心。
现实生活中,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很多,在家长看来,孩子早早地接受教育,对他们以后有很大帮助,而且自己也会变得轻松一点。但长时间下去,真的有那么好吗?又有多少人这样做过呢?
01幼儿园违背了初衷,不再是一所游戏学校
幼儿园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和未来发展有很大帮助,这里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是一个小社会。但并不是说要让孩子多学一点知识,只是希望他们可以在游戏中获得更多感悟,不过如今许多家长好像并不在乎这一点。
幼儿园最初建立的初衷本就不是为了孩子上小学做准备,而是对孩子进行游戏教育。
在年,欧文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园。最初只是希望孩子在这里可以尽情玩耍,尽情游戏,一直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劳作技能和集体活动的能力为主。
对此,各国也对幼儿园定义中明确提出。在英国的幼儿园内,主要是以玩具、游戏等来发展幼儿园智力。
但是国内的幼儿园早就变了味道,若是一味以游戏为主,许多家长会感觉不靠谱。他们将这里当做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若是能够学到一些一二年级的知识,那将会更好。
孩子当然不知道家长的这种想法,他们以为上幼儿园就是为了玩。当然这也不全是家长的错误,是如今的升学压力实在太大,因此有这种担心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别的孩子埋头苦读,而自己的孩子只会玩耍,那将来进小学跟不上,孩子是会有自卑心理的。
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硕士,儿童心理专家兰海说:超前地让孩子学各种技能,而不是激发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忽视对审美、音乐、人文知识方面的培养,这实际相当于给孩子加上十倍速的心脏发动机,最终是会扼杀想象力、创造力。
02超前教育有可能会坑了娃
1)失去了原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园时期,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好,若被强制灌输太多条条框框,对他们会有很大的影响。此时大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严重折损,甚至全部失去。
举个例子,当两个孩子在画同样一幅画时,被灌输大量知识的孩子会先去分析这幅画要如何画,是出自哪个画家的笔下。
最后孩子会在脑子里一阵搜索,当得知自己没有学过这方面的内容时,也就会直接选择放弃。
但是那些天真没有接受过超前教育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感觉这幅画一点都不好看,自己画出来的肯定比这幅强。
于是便兴奋地来涂鸦,完成自己的大作。也许他们的画笔很稚嫩,但是想象力确实非常丰富。
2)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在孩子3到6岁的时候,本是无拘无束、肆意玩耍的年龄,但却被强制灌输许多知识,就如同小学生上课那样,规规矩矩的坐在那。
知识量大而繁杂,让孩子失去了原本的快乐。因为年龄的原因,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若此时学的不好,很可能会否定自己,怀疑自己。
这种心理本不该是这个年龄出现的,毕竟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如果总是逼迫孩子去学,很容易就会让他们情绪失控。
而且有许多孩子会长时间将这种情绪积压在心里,时常感到压抑和无助。要知道,压抑到底的人生就像弹簧一样触底反弹,它用最极端的方式撕掉了自己的完美面具。
3)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最初,家长们让孩子接受超前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孩子可以学到更多东西。但结果却不尽人意,让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不少家长都感觉很疑惑,不明白为何会变成这样?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人在接受知识的时候,并不是一下就成,而是要循序渐进有一个过程。
在孩子的童年里,给他们一味灌输太多知识会引起许多学习上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等到孩子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孩子会发现自己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已经用光了,此时要接受新的挑战,于是就会感觉到有压力,这种压力很容易击垮孩子。
03孩子入园前需要具备这几种能力
1)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孩子几岁去幼儿园呢?其实上幼儿园之前,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这里他们要学会与老师同学沟通,特别是那些动手能力差的孩子,碰到不会做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表达,形成要求。
这样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比如上厕所知道喊人等。然后还要有一定的交际能力,幼儿园其实也相当于一个小社会,孩子第一次进入集体生活,需要与身边的人学会相处。最起码要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和文明用语,这样对他们的幼儿园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
2)要有一定的独立动手能力
虽然幼儿园老师对孩子十分照顾,但一个班级孩子那么多,老师纵然有分身之术也有忙不过来的时候。
特别是在吃饭、穿衣以及穿鞋的时候,家长还是要多去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教会他们自己去做,把最基础的东西学会,才能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2-5岁的孩子,正处于道德发展的自我中心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独立意识开始萌芽。
3)要有一定的握笔技能
虽然不建议孩子接受超前教育,但是掌握一定的用笔姿势,对他们自身也非常重要。因为孩子以后进入学堂总归是要写字,此时握笔姿势十分关键。
若是能够掌握此项技能,等到上小学之后便能很快适应学习和写字,而这种练习并不属于超前教育。
04写到最后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家长们还是要保留一份初心,最好不要让孩子接受超前教育。虽然在上一年级的时候对孩子有所帮助,但是等孩子小学后差距明显,还会给他们带来许多负能量。
因此在凡事都追求快速的今天,还是要把孩子教育的脚步放慢一点,再慢一点,这对他们的身心发育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是
蔷薇妈妈,两个宝贝的妈妈,善于记录和反思生活中的育儿经历,分享实用的干货助力你科学育儿,另外配图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我删除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