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一位博士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分别挑选了同样资质的孩子做实验,一批是国外的孩子,一批是中国的孩子.先讲好规则,博士说:大家面前有两盘巧克力,一盘多,一盘少,中间桌上还有个铃铛,如果你想吃盘多的巧克力,就要多等15分钟,如果你现在就想吃,可以马上按铃,开始吃,但只能吃少盘的.结果出来了,中国的孩子80%选择按铃,马上吃少的那盘巧克力;国外的孩子60%选择了等待,因为他们要吃多的.这个研究背后科学家发现多等15分钟的孩子,以后他们的意志力和克制力都高于那些不等待的孩子.
在家里父母是不是在吃饭时告诉孩子快点吃,多吃点,不然就被别人抢走了之类的引导呢?我们有没有让自己的孩子学会等待呢?
古人说“养其习于童蒙,则作圣之基立于此。”就是说孩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就为其一生的大业奠定基础.
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整个时期,其实就是从个体到集体的一个过渡和逐渐转化的过程,并学习掌握很多原本应该掌握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幼儿园的整个阶段里,孩子主要掌握的就是适应环境,适应集体生活,接着就是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一些兴趣的启发培养等。
这些都是孩子一生最重要最需要掌握的本领.如果你的孩子在整个幼儿园阶段都没有很好的顺应孩子的发展,该有的以上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而光是学些英文字母,拼音算数,那么抱歉我不得不告诉你一个事实,你的孩子一直在超前学,把小学的知识提前学出来了.试问小学你的孩子学什么,别人在认真学习的时候,你的孩子要会听讲吗?幼儿园培养的是能力,为以后打下基础的各种能力.如果你的孩子在整个幼儿园阶段都没有很好的顺应孩子的发展,没有掌握他应该掌握的能力,那么以后肯定出问题。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提前预防,不是所有知识都可以超前学习。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顺应孩子的正常发展,心理的发展,学习能力的发展等.
蔡伟忠老师说过:人的心路历程,从“没有自我的意识”到建立“自我意识”。这也是为什么两岁孩子会有那种反叛行为?因为他就是在建立“我”,然后慢慢“自我”.“自我”是正常的,“我”自私,想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
你的孩子没有经过自私的阶段就太危险了,一定要让小孩先自私过,然后才知道“他”.这些都没办法超前培养的.
就像为什么不让幼儿园的孩子拿钢笔写字一样,小班接触油画棒,水彩笔,中班接触水粉颜料涂色,中大班拿铅笔学写字等.孩子游戏的一些串珠,拼图等一些游戏操作,为的就是锻炼孩子的小手指肌肉和一个力度的掌控能力,如果小时候这个没过度好,就是还没经历过书写前的手部肌肉训练就让孩子拿笔写字的话,你会发现,孩子握笔很用力,写几个字手指肚的肉就会是扁平的,因为力度没有控制好.所以导致写字太过用力,觉得写字累,孩子不愿意写等等一些列的问题都会出现.都是一个道理的.
心理学给所有父母的忠告:做父母的要注意,我们判断教育对不对,一定要看教育的方法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成长,一定要符合小孩成长的自然规律,违反了就千万不要用.
人的自然成长规律,简单的讲就是孩子到了这个时期孩子多数到了两三岁就会进入第一个逆反期;再如:孩子以后的青春期;女人的老了之后的更年期等;都是没办法改变的,都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出现的一些表象问题.
孩子自私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一个成长过程,要正确对待这一问题,先自私再学会分享.就像摔跤选手一样,都是先要经历被摔,才能去摔别人一样,要有个过渡和转变的过程.
宝妈们是否对自己的孩子也太过着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