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小区楼下的幼儿园时,看到了很多家长在咨询九月份招生的事情。宝妈群里大家也开始如火如荼的讨论上幼儿园需要做哪些准备。
“我已经开始训练孩子的日常作息了。”达达妈妈说。
“我娃还没断尿不湿,最近也开始训练了。”可可妈妈说。
“我儿子吃饭太差劲了,真发愁上了幼儿园能不能吃饱饭。”丁丁妈妈也说道。
“你们怎么这么着急,这些技能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就都学会。”有位宝妈发出了不同的见解,大家瞬间哑然。
不少家长都有“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就能学会”的想法,但是真心建议父母不要这么做。幼儿园是让孩子学会社交,学会独立的地方,不是要教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
被幼儿园劝退的马雅舒女儿
还记得曾经被幼儿园劝退的马雅舒女儿吗?
大家知道马雅舒是因为吴奇隆前妻的身份,认识她的孩子们,是因为一档综艺节目。马雅舒育有一儿一女,都是混血宝宝,非常的可爱。而她的家庭再次走进人们的视线,则是因为4岁女儿被幼儿园劝退的新闻。
听起来不可思议,幼儿园居然会劝退孩子?但根据报道,马雅舒4岁的女儿不具备自理能力,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上厕所,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在幼儿园,老师不可能像家长一样照顾每一个孩子。因此马雅舒女儿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教学秩序的开展,学校也是无奈之举,只能让家长把孩子接回去教育好了再送到学校来。
4岁孩子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上厕所,是被妈妈的溺爱造成。马雅舒亲口说过:她带孩子非常的精细,为了避免孩子被磕伤,就撤掉了家里所有的家具。害怕孩子被细菌感染,从不让孩子参与家务。把孩子养在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中,名义是为了孩子好,但却阻止了他们能力的正常发展。
入园前学会两“说”
我有位在幼儿园当老师的朋友,在大宝入园之前,我曾经和她深入的聊过一次孩子入园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她说:“掌握基本生活技能是必须的,即使不会做,也要会说。”
第一,会“说”出如厕的意愿
不少孩子在入园的时候还在使用尿不湿,这点无论对于孩子还是老师来说,都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情。最好的办法是能教会孩子表达自己如厕的意愿,并且知道如何使用马桶等。慢慢引导,被强求,否则会让孩子更加抵触主动如厕的意愿,事与愿违。
第二,会“说”饭不够吃
不少家长都会说,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饭。这是为什么呢?幼儿园的餐食虽然是定量的,但老师会告诉孩子们,如果不够吃可以举手再添饭。但是很多孩子吃完就不再要了,这其实和家庭的生活环境有关。
1、家人有眼色:宝宝在家里吃饭,是众星拱月,还不等孩子说要添饭,马上就有人给加上了。
2、家里饭量足:家里一般也会盛多一点饭给孩子,很少有不够吃的情况发生。
这都是导致孩子不知道要“添饭”的原因,因此在入园前,家长可以教会孩子自己表达要“添饭”的意愿。
入园后孩子能提高的三方面
送孩子上幼儿园,家长们的初衷都不尽相同。有的希望孩子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有的想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生活技能,而有的就是想把孩子放到一个安全有人看管的地方。但作为幼儿园本身而言,它是孩子迈入社会的第一个地方,是开始学着独立、学着成长的第一站。在家里学会的基本生活技能可以帮助孩子适应,而在幼儿园,孩子真正能够被提高的是什么呢?
改善吃饭问题如果孩子在家里有吃饭不好,比如磨蹭,等着喂等常见状况,到了幼儿园之后,的确是会变好。幼儿园会有固定的用餐时间和用餐习惯,时间到了就会收走餐具。如果宝宝在学校依然不好好吃饭,就会挨饿,同时他也会看到其他吃饭好的小朋友。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宝宝逐渐地就会开始自主进食,不拖拉。
生活自理能力的增强
宝宝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一段时间后,能学会更好的照顾自己。比如学会穿衣、穿鞋、叠被子,如厕后如何正确的提裤子等提升技能。当然,这些都是在孩子具备基本生活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提高。
学会相处和社交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个小社会,在这里能够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情商是否高也会在此体现,也是社交能力初步展现的时候。
枕边育儿寄语:
孩子上学被称为“神兽归笼”,而幼儿园的孩子是个例外,家长最多的是担心孩子的生活日常和与人相处。而我们的担心,恰恰就是孩子需要掌握的技能。在家给孩子营造能够学习生活技能的环境,宝宝进入社会就不会太受罪。
孩子最佳入园年龄是几岁?幼儿园老师给建议:晚一年比早一年好
从教多年幼师妈妈:“我不会让我的孩子上幼儿园”,值得家长深思
长假后升小学,幼儿园大班孩子,有必要报“幼小衔接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