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男子幼儿园行凶3死6伤是否存在反社

白癜风容易治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1228/7720944.html

8月3日上午10点半左右,在江西吉安,突发一起重大刑事案件。某个私立幼儿园突然闯入一名男子,头戴鸭舌帽和口罩,从背包里拿出一把尖刀,对着孩子们一阵乱砍乱刺,场面十分惨烈,造成3死6伤。

心理咨询师凌曦认为:能够对着天真烂漫,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下如此狠手,显然不是一个正常人可以做出来的事情,初步推测该男子可能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无情型人格障碍,患者具有高度的攻击性,而且对自己所做之事缺乏羞愧感,常常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鉴别一个人是否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根据第四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通常参考以下七项诊断标准:

1、无法遵守社会规范;

2、习惯于欺骗和操控别人;

3、办事容易冲动,没办法提前做出计划;

4、容易发怒,很有攻击性;

5、毫不顾忌自身或者他人的安危;

6、一贯地不负责任;

7、在伤害、虐待他人或偷窃他人东西之后毫无悔意。

如果一个人出现以上多项特征,这个人可能是反社会人格障碍。

拿这名男子来说,他身上有诸多特点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

1,无法遵守规则。他曾经因为故意伤害罪,在年的时候被列入了部级重点人员。

2,容易冲动。疑因自己的孩子的事情,而把怒气发泄的其它孩子身上。

3,有攻击性。持刀砍杀多名老师小孩。

4,不顾他人安危。在解决掉老师之后,凶手就像拎小鸡一样,把可怜的孩子们拎起来,而且他自己还有家庭,有孩子,严重缺乏同理心。

5,在伤害他人后毫无悔意,恐惧。在行凶完毕后,非常淡定的步行离开幼儿园,冷血至极。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反社会型人格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人生挫折引发攻击反应

反社会型人格的人,通常是无法承受生活失败的人,他们认为导致自己生活失败的理由是蛮不讲理的,所以他们也需要通过蛮不讲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以达成内心的公平。

2,错误归因,用“合理化”来解释自己的怯懦失败

反社会型人格的人,会倾向于把自己的不幸、失败、落魄,“合理化”归罪于对方,以“合理的借口”这种归因的方式,迁怒于更弱者,以获得内心平衡或精神慰藉。

最后希望严惩凶手,愿这样的惨案少一些,再少一些,愿天堂的孩子得以安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