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家长学前班焦虑,幼小衔接教学该动

前不久,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衔接意识薄弱、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每年春季学期是幼小衔接的“黄金期”,同时也是幼儿园大班孩子流失的“高峰期”。在记者此前参加的多个学前教育座谈会上,多所幼儿园园长反映,园所内大班孩子流失严重,有的班级退学人数过半,冲击了学前教育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通过跟踪,他们发现基本全是流向校外培训机构或个人违规开设的学前班,有的学前班规模小,藏身于居民楼里,有的学前班没条件解决孩子午餐问题,居然订盒饭给孩子吃。

幼儿大班生源流失是老话题,但随着政策更迭也有新变化。在我国刚提出学前教育“去小学化”时,公办幼儿园率先落实,很多大班孩子就流失到仍提前教授小学课程的民办园。这两年,教育部门加大对正规幼儿园监管,多数民办园也不敢“顶风作案”,孩子就更多流失到校外培训机构,甚至私人办的学前班。

其实,家长的选择不难理解,无非是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不学拼音和算术一年级跟不上,毕竟很多新生家长都被“过来人”反复叮嘱:小学节奏快、知识多、要求高,孩子不上学前班会很“吃力”,而且别人提前学了考得好,也会打击孩子自信心。

在座谈会上,园长们觉得很无奈,呼吁学前教育“去小学化”不能仅限于正规幼儿园,教育和监管部门应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监督和治理力度。其实,教育部门也很无奈,每年他们都会组织拉网式排查,但这些学前班、幼升小衔接班越来越隐蔽,给检查治理增加了难度。

而且,光靠堵是不行的。违规学前班存在的根本是家长们的焦虑情绪,但这种焦虑情绪也并非毫无道理。这些年,配合幼儿园“去小学化”,教育部门要求小学要“零起点教学”。从现实来看,绝大多数小学都落实了“零起点教学”,然而现在小学的教学任务重,教学进度快,就拿拼音来说,基本要在月余时间内学完弄懂会用,如果孩子完全没有基础,学起来会很吃力。

一位家长就跟记者吐槽过,很后悔当初坚持没给孩子报学前班,不仅一年级学拼音时痛苦,就算他们花费很多精力给孩子补,但直到中高年级,孩子对拼音掌握依然不扎实,影响语文学科的学习。

因此,不统筹解决这些问题,幼儿园大班学生流失现象就无法从根源上杜绝。学前教育教育人士对教育部此次出台的新规寄予厚望,就是因为新规切中了当前幼小衔接最核心问题。

一是坚持幼小双向衔接,并配合出台《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和《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为小学和幼儿园做好适应工作提供了“指南”。事实上,这些年国家也出台了很多办法促进幼小衔接,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最为明显的便是幼儿园“一头热”问题,即幼儿园积极向小学靠拢,小学在对接幼儿园方面却做得很不够,做法也有些不切实际。幼小衔接必须要将幼儿园的“独角戏”变成幼儿园和小学的“二重奏”,才能真正实现有效衔接。

二是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很多家长都知道“三年级现象”,也有过对违规学前班师资的担忧,但这些都不足以让他们放弃报学前班。这些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光“零起点教学”是不够的,必须要减缓小学进度,给幼升小孩子更多时间和空间“过度”,才能降低家长的焦虑度,才能真正铲掉违规学前班生存的土壤。

三是对接收学前儿童违规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肃查处并列入黑名单,将黑名单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毋庸置疑,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超前培训,推波助澜,必须要加强规范引导,确保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根据教育部的安排,今年秋季学期将启动幼小衔接试点,年秋季学期全面铺开。我们期待这些促进幼小衔接的组合拳能落实好,让孩子在身心和心理上做好真正的“幼小衔接”。

来源:半月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544.html